第26章 挖坑上瘾 (第2/3页)
人不是关键是河北道的雪灾才是重中之重啊。
“程知节,牛进达听旨,程知节为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先锋,给你们三日时间率军出征平叛。“李二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李二的指腹擦过奏折上“细盐“二字,墨迹里裹着未尽的话语。两日前老三刚呈上来的《细盐十二道》,独缺了最关键的木炭滤毒与反季晒盐两篇。这删简过的制盐法子,如今成了试刀的磨石——既钓着五姓七望窃取秘方,更试这雏鹰能否识破陷阱。
“康王闭门精研《细盐十二道》和监督将作监制造制盐的工具!“圣旨如铁索缚住翅翎。李二的目光锁死运河冰封图上洛阳段密密麻麻的叉号,那是工部标注的冰层薄弱处。
其实这时候李二想着的是曲江诗会上李平康的那句“莫道金笼锁羽翼,振翎自破九重天。”上次改建平康楼私藏木料一事没有锁住你的翅膀,我倒要看看这次河北道的漫天风雪能不能把你的翅膀冻住。
李二走进丽正殿时,长孙正在绣一幅雪压青松图。金线在烛火下跳了跳,针尖戳破缎面刺进指腹。
“观音婢的手艺愈发精进了。“李二捻起绣绷,血珠正凝在松针尖上,“这雪景倒是应景。“
长孙把染血的食指含进嘴里:“二郎今日在朝堂...“话没说完就被李二截断。
“羌人闹不出大风浪,知节半月就能平叛。“他解下玉带丢给宫女,故意把《漕运图》摊在绣架上,“倒是河北道这雪灾...“
长孙指尖抚过冰封的运河线:“听说魏州冻死了个刺史?“
“嗯,是有这么个事情,现在的魏州刺史是阳峤!“李二突然笑出声,从袖中摸出颗玉坠把玩,“老三前日献的暖玉倒是稀奇,说是能吸寒气。“玉坠里细密的纹路正组成个“康“字。
殿内炭火“噼啪“炸响。长孙慢慢缠着绣线:“康儿才大病初愈,上月咳疾才止住,夜里还盗汗...“
“所以更该去北边历练!“李二猛地扣下玉坠,震得茶盏叮当,“青雀去年就跟着药师巡视边关,老三还有两年也该成婚了!“
长孙的绣绷“咔“地裂了道缝。她记得去年李泰自请去陇右,回来时马鞍上挂着三颗羌人头颅。
“平康楼刚上正轨...“她低头拆解缠死的金线,“俞掌柜到底是个外人。“
“每月初八卖一天货的铺子,离了谁都转!“李二掰着手指冷笑,“贞观醉三百斤,琉璃镜二十面,那雪腴皂,瑶华膏还有其他的都是有定量的——老三亲口定的规矩。“
窗外的雪光突然映亮长孙的侧脸。她终于抬头:“二郎记得真清楚。“
“朕自然记得!“李二抓起她拆散的金线,“就像记得上月少府监记差的楠木...“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