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总有刁民想害郑 (第2/3页)
饺子看过,生意不是一般的好。媳妇跟院里的老太太聊天后才知道,店面竟然是妈大手笔买下的。
听到这个消息时,说实话,他是有些生气的,毕竟爸爸的抚慰金加上他还的钱也不少,想要买一下那个房子轻而易举。
但看着店里的生意和忙活不停的几个人,他又觉得妈很有魄力。
这种复杂的情绪影响了他好一阵子才想开了,钱毕竟是死物,放在银行也涨不了几个利息。
用来投资反而最明智的,妈挣的钱越多,对他们越好。
开年以来,下海经常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在想方设法的打听赚钱之道,就连他们报社,也有两个年轻人辞去了安稳的工作,折腾着下海去了。
报社作为主流媒体,必须走在群众的最前沿。
况且,现在国家提倡个体,他们报社作为民众了解国策的窗口,必须宣传到位。
经过部门研究决定,报社要追踪报道几个下海经商的典型。
他作为副主任,这件事直接由他安排协调,前阵子找了几个典型进行了报道,反响都不太尽如人意。
他就想着是不是要改变下策略?
没想到老妈直接闯入了他的视线,不得不说,他还真是犯了灯下黑的毛病,老妈作为退休职工再创业简直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五十岁的年龄,依旧走在改革开放的潮头,单是这个话题就能引起民众关注。
若是这个企划案做好了,说不定他副主任的位置还能再动一动。
现在,最大的阻碍就是老妈对他们几个儿子的意见很大,根本懒得跟他们说话。
看着老妈精神焕发的样子,张建设眼神闪了下,近期得好好表现,争取在老妈这里占一席之地。
不管是母子情还是事业,最好能回到以前的状态。
“妈,我向你道歉,以前我单方面的认为,您年龄大了,脑子没有我们年轻人活络。
就想着让你退居幕后,安享晚年。没想到是我目光短浅,大错特错。妈不甘平庸,积极奋斗,能闯出自己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