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40章 点灯子赵胜

第40章 点灯子赵胜

    第40章 点灯子赵胜 (第1/3页)

    看着暗自神伤的卢涛,他身旁的二把手忍不住开了口,声音沙哑:

    “掌盘子,这李家让咱们找边军的麻烦,是不是太看的起咱们了?”

    卢涛眉头紧锁,望着远处山峦起伏的轮廓,叹了口气:

    “是啊,从来都是明军撵着咱们满山跑,哪轮得到咱们去打边军的主意,真是倒反天罡了。”

    杨永祥挠了挠头,提了个建议:

    “要不咱们去问问赵胜大哥?他眼下就在寨子里,兴许能出个主意。”

    卢涛点点头,让自家这帮弟兄去跟边军硬拼?那不是找死吗!

    边军呐,那可都是战场上刀口舔血的狠角色,一千多人,自己起码得拿一万人去填,还不一定能打过!

    正好赵胜在寨中,这家伙是个读书人,脑子活泛,或许能给他指条明路。

    他不再多想,匆匆从寨墙上下来,三步并做两步赶回聚义厅。

    聚义厅内,点灯子赵胜早已等候多时,一身青布长衫虽有些破旧,却难掩他眉宇间的几分书卷气。

    赵胜,清涧人氏,家境贫寒,白天扛着锄头下地,夜晚借居村东石油寺,秉烛夜读,最后硬是考上了秀才。

    按理说,这样有毅力的读书人,将来说不定能考上举人,成功入仕。

    可惜,天不遂人愿。

    就因为在寺里点灯读书,赵胜被衙门的官差抓了把柄,说他半夜点灯,是要学那“黄巢点灯”的典故,心怀不轨,想造反。

    (这里是明朝平话小说里,黄巢在寺庙里夜造兵书的典故。)

    官差为了邀功请赏,竟想拿他的脑袋去换银子。

    于是赵胜真的造反了,还特意起了个诨号叫做“点灯子”。

    后来他带着一帮弟兄在清涧的群山间辗转,屡战屡败,最后投了米脂的不沾泥张存孟,混了个队长。

    这事说来离奇,但确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与之相比,《水浒传》里梁中书拿反诗给卢俊义定罪显得多么有逻辑。

    所以有时候看到这帮反贼,不禁让人感叹,《水浒传》可能不是小说,而是纪实文学。

    因为比起历史,小说里的剧情还是太过保守了。

    赵胜见卢涛一脸愁容踏进大堂,主动开口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