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320章 书院课业

第320章 书院课业

    第320章 书院课业 (第3/3页)

切。

    “真好啊,老祖宗的智慧”

    看着这熟悉的内容,江瀚不禁在心中暗自感叹。

    九九乘法表,这可是地地道道出自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广泛流传和使用。

    泰西人可没有这种好东西。

    很快,随着窗外几声梆子响起,一堂算学课也终于顺利结束。

    在一众孩童们的欢送声中,江瀚带着宋利奇缓缓走出了教室。

    江瀚看着略显紧张的宋利奇,勉励道:

    “今天讲得不错,循序渐进,以后就这样教。”

    “教堂的事情,你们也别太心急,我会再发文催一催保宁府衙门。”

    “放心,只要你们安心教学,等把这批孩子带出来,答应你们的教堂,一定会建成的。”

    宋利奇闻言,一脸激动,连忙躬身应道:

    “多谢汉王殿下!”

    “殿下放心,我等耶稣会成员,定当竭尽全力,教导学生。”

    行完礼后,他便转身匆匆离去,想必是急于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会中同僚。

    看着宋利奇远去的背影,江瀚嘴角却泛起了一丝冷笑。

    他招手叫来昌宇,低声吩咐道:

    “交代你一件要紧事。”

    “给我把这帮泰西人盯紧了,教学就是教学,绝对不允许他们掺杂私货,偷偷传播教义!”

    “一旦发现有任何传教的苗头,先把人控制住,然后立刻报于王府。”

    江瀚顿了顿,接着补充道,

    “还有.”

    “这帮泰西人有恶癖,千万不能让他们单独接触孩童。”

    “你回去之后,把在书院里做事的掌令们都召集起来,将我的意思传达下去。”

    “让大家招子放亮些,平时多留心,也多问问孩子们,务必严防死守!”

    江瀚正色道,

    “往小了说,这事关乎教学质量;往大了说,事关我汉家天下安危。”

    “儒家传承千年,虽然有糟粕,但骨子里还是可用的。”

    “我可不想书院里出来的学子,最后都成了只认西法、不认祖宗的货色。”

    “你们都是我麾下肱股,这件事,我就托付给你们了!”

    昌宇神色一凛,郑重地点了点头:

    “王上放心!”

    “卑职明白其中利害!定当严密布置,不负王上重托!”

    江瀚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头,随即抬头看了看:

    “走吧,时辰不早了,到中午饭点儿了。”

    “去饭堂看看,顺便吃点东西,检查检查。”

    紧接着,江瀚带着昌宇又来到了书院的饭堂。

    饭堂有两个,一前一后,此时正值午饭时间,孩子们正在有序地排队打饭。

    江瀚没有惊动太多人,只是悄悄地绕到了后厨。

    他先是勉励一番后厨众人,随后便开始仔细查看起了米粮的成色、饭菜的口味,还特意询问了肉食的供应情况和来源。

    江瀚找来负责膳食的管事,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伙食一定给我安排好了,绝不能克扣!”

    “他们可都是英烈嗣子,要保证每天有荤腥,饭菜一定要干净!”

    “要是被抽查到以次充好,甚至出现集体中毒事件,我拿你脑袋祭旗!”

    说到最后,江瀚语气越来越重,吓得管事面色苍白,连连点头。

    随后,江瀚也跟着打了份饭菜,和昌宇一起坐在饭堂里刨了起来。

    饭菜很简单,一荤一素,但分量足,味道也还过得去。

    江瀚边吃边对昌宇说:

    “你们盯紧点,我不在书院的时候,食堂后勤之类的工作,我就全权交给你们了。”

    “要是人手不够,只管往王府写信,我会立刻调人来的。”

    “身体是根本,只有吃好了,才有力气读书训练。”

    稍事休息后,下午江瀚又来到了甲字三号斋,下午有一堂格物启蒙课等着他。

    格物启蒙倒是很轻松,主要就是引导这些孩子们观察自然现象,为日后的科学教育,埋下种子。

    比如为什么下雨天,先见到闪电,然后再听到雷声;

    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为什么扔出去的石子会落在地上

    这些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一步一步引导着孩子们思考。

    旁观的昌宇倒是颇为不解,这天地万物,自有其理,何必深究其中原因。

    江瀚也懒得跟他解释,成年人的思维都已经形成了定势,想把他们的认知扭转过来,还不如从头开始培养。

    为此,江瀚还做了一个小实验。

    实验很简单,要用到的,只有一枚铜钱和一根空心的芦管。

    “孩子们,来看这碗水。”

    说着,江瀚将铜钱投入水中,一点点看着铜钱沉入碗底。

    “我问你们,铜钱为何在水中下沉?”

    “因为重!”

    江瀚不置可否,他随后又将铜钱绑上芦管,一并放入水中。

    看着漂浮在水上的芦管,江瀚继续问道:

    “芦管加上铜钱,比单纯的铜钱更重,但为何能浮在水面上?”

    看着周围好奇的目光,江瀚笑了笑:

    “这个问题,你们回去好好想想。”

    “有的东西看似很重,但却能浮在水上,这到底是为什么。”

    “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还要深究其背后的道理。”

    “等哪天你们参透了沉浮的奥妙,他日或许就能造出巨舰,纵横四海。”

    格物课上完后,便到了下午的操练时间。

    内容是队列、体能训练,主要由昌宇等,从军中退下来的教习负责。

    江瀚站在阅武台上,静静地看着这帮孩子们,有的正练习整齐行进,有的则绕着校场跑圈。

    年长一些的,则在西北角的靶场练习射箭。

    看着眼前的场景,江瀚对身旁的昌宇感叹道:

    “礼、乐、射、御、书、数,乃古之六艺,是求全才之道。”

    “今日天府书院的课业,我又在其中加入了格物,西学。”

    “他们将来,不仅要通晓圣贤之道,更要明察世界大势,掌握经世实学,能守土安民。”

    “等着吧,有朝一日,这帮孩子中会出现许多人才的。”

    “如此,才能重塑我汉唐雄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