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的挑战,初显身手 (第3/3页)
经验“的由头,在张女士面前戳破苏蘅“纸上谈兵“的短板,可这小丫头倒先把话题引到了她最不擅长的理论层面。
“时候不早了。“她扯了扯工服袖口,目光扫过张女士手机屏保上的全家福,“张女士要是需要更'接地气'的建议,随时找我。“
门“咔嗒“关上的瞬间,张女士长出一口气:“我之前在保姆群里听说,赵琳最会挑刺儿。
上回王太太家的育儿师用了感统训练,她非说'把孩子当实验品',闹得人家差点被辞退。“
苏蘅翻开笔记本,在“赵琳“名字旁画了个警示符号:“她可能觉得我的出现威胁到了资深保姆的地位。“她指了指冰箱上的计划表,“但只要小明真的在进步,我们就不怕。“
接下来三天,苏蘅把“番茄钟“细化成会发声的卡通计时器,在“自由活动“时间教小明用乐高搭太空站——既是放松,又锻炼动手能力。
第四天清晨,张女士刚端起咖啡杯,就见小明举着拼音本从房间跑出来:“妈妈!
我提前十分钟完成任务了!“
他的作业本上,每个拼音都写得方方正正,旁边贴着三颗金色星星。
张女士翻到最后一页,发现苏蘅用彩笔把“天文馆兑换券“描成了银河的颜色,还画了只戴头盔的小熊举着旗子:“恭喜小队长完成本周KPI!“
“苏老师,我...我昨天在家长群里发了小明的变化。“张女士眼眶有点红,“好几个妈妈问我要你的联系方式。
李经理刚才还打电话说,我的评价让你口碑值涨了27%。“
苏蘅正给小明系恐龙图案的围兜,闻言手下一顿。
她想起第一周在客户家擦玻璃时,保洁阿姨说“大学生当保姆,图个新鲜罢了“;想起面试时HR盯着她简历说“我们这行不需要高材生“。
现在笔记本扉页的批注被翻得更卷了,却比任何工牌都烫得人心暖。
赵琳是在第五天傍晚出现的。
她站在张女士家楼下的银杏树下,看着苏蘅牵着小明的手出来倒垃圾。
男孩举着刚贴满星星的计划表,像举着面小旗子:“阿姨,明天就能去天文馆啦!“
“臭小子。“赵琳捏紧手机,屏幕上是家政群里的新消息——苏蘅的案例被挂在培训栏顶置,标题是《高知保姆如何用心理学重构儿童行为模式》。
她翻到自己的客户评价,最高的一条还是三个月前:“做事麻利,就是不太会和孩子玩。“
风卷起一片银杏叶,擦过她的鼻尖。
赵琳突然笑了,从包里摸出录音笔按下开关。
她知道苏蘅接了个新客户,是位独居的退休教授,耳背,记性差。
“总得让她知道,理论再漂亮,也抵不过现实里的...小意外。“
苏蘅把小明送回房间时,手机在围裙口袋里震动。
她摸出来,屏幕上是条未读短信,号码显示“未知“:“小心你身边的人。“
她抬头看向窗外,暮色正漫过江景公寓的玻璃幕墙。
远处有辆黑色轿车缓缓驶离,尾灯在渐暗的天色里红得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