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评估风波 (第1/3页)
晨光刚爬上李宅的雕花窗棂,苏蘅已经蹲在玄关擦地。
她特意比约定时间早到半小时,此刻正用纤维抹布顺着木纹方向打圈,余光瞥见玄关柜第三层——那里摆着李老先生的药箱,箱盖上压着张便签,是她昨晚手写的用药时间表:“8:00降压药(蓝瓶),10:00营养片(黄瓶),字体工整得像实验室数据记录。
“小蘅早啊。“李太太端着豆浆从厨房出来,围裙上沾着黄豆粉,“我家老头今早非要自己穿衬衫,说要给你撑场面。“
苏蘅直起腰,额角沁出细汗。
她注意到李太太眼角的笑纹比上周舒展了些——这是老人情绪稳定的标志,符合她记录里“认知障碍患者家属压力值下降15%“的结论。“爷爷今天状态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她接过豆浆杯,指腹触到杯壁的温度,正好42度,和她建议的“温热饮品缓解焦虑“温度一致。
楼道里传来高跟鞋叩地的脆响。
苏蘅的脊背瞬间绷直。
她认得这频率——李薇的香奈儿方跟鞋,每步间隔35厘米,和她上周在公司走廊观察的分毫不差。
“李太太早。“李薇踩着晨光进门,香奈儿山茶花香水味先涌进来,“今天来做个服务评估,您别拘束。“她的目光扫过苏蘅沾着水的抹布,在药箱上顿了顿,又落在玄关镜上——那里贴着苏蘅用便利贴做的“记忆日历“,红笔圈着“李爷爷生日““小孙女视频日“等关键日期。
“苏蘅,带李经理看看你平时的工作流程。“李太太端起豆浆杯,目光扫过镜上的便利贴时,眼底浮起水光。
苏蘅弯腰收拾抹布,指尖触到帆布包里的活页夹,硬壳纸隔着布料硌得手背发疼——那是她的“证据链“,此刻正安静地等待出场。
“首先是晨间护理。“她引着李薇往客厅走,经过阳台时,李老先生正扶着栏杆做拉伸,白衬衫的第二颗纽扣歪了,“爷爷每天晨练20分钟,配合渐进式肌肉放松法,能延缓肢体僵硬。“
李薇的高跟鞋在木地板上顿住。
她看着老人抬起右腿,虽然颤巍巍的,但高度比上周她来突击检查时高了五厘米——这是赵琳说的“只会翻东西的保姆“做的?
“小蘅!“李老先生突然转身,手里举着个铁盒,“我翻出老照片了,你说的'记忆锚点'!“
铁盒“啪“地扣在茶几上,照片散了半桌。
苏蘅蹲下帮着整理,指尖划过一张泛黄的结婚照:“这是您和奶奶结婚那年,在中山公园拍的对吗?
上周您说总记不起年轻时候的事,我们就约好每天找一个'记忆锚点'。“
李老先生的手指抚过照片里穿的确良衬衫的自己,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对!
那天...那天我骑二八杠载她,车筐里装着两斤桃酥...“他扭头看向李太太,声音发颤,“老伴儿,你说桃酥太甜,可最后全让你吃了。“
李太太的手猛地捂住嘴。
李薇看见她眼角有晶亮的东西坠下来,砸在照片边缘,晕开一片模糊的光斑。
“这是家庭系统理论里的'代际记忆激活'。“苏蘅的声音轻得像怕惊散了什么,却清晰地撞进李薇耳里,“认知障碍老人对情感联结的记忆更持久,用共同经历做锚点,能刺激海马体活动。“她翻开活页夹,抽出一张折线图,“这是近三周爷爷主动回忆的事件数量,从每周2次增加到7次。“
李薇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想起昨晚赵琳的语音:“她总翻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