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阴谋再起,智慧应对 (第3/3页)
“别吃陌生人的糖。”苏蘅抢先一步捡起,糖纸边缘印着“儿童龋齿警告”的小字,“赵姐,这糖是给小丽的?”
赵琳的脸涨得通红:“我......我自己吃的!
早上没吃早饭......“
“那更不能给小朋友了。”苏蘅把糖纸展开,里面的糖果已经有些化了,“刘太太对小丽的饮食很讲究,甜度过高的零食要饭后半小时才能吃。”她笑着把糖纸扔进垃圾桶,“赵姐下次来,我给你煮红枣粥,养胃。”
赵琳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强撑着笑:“不用不用,我先走了!”她抓起外套,玄关的监控探头在她头顶闪了闪红光。
门刚关上,苏蘅就蹲下来平视小丽:“小丽,赵阿姨给你的东西,要先给苏阿姨或者爸爸妈妈看,好不好?”
“为什么呀?”小丽歪着脑袋,“赵阿姨看起来很好呀。”
“因为苏阿姨学过,有时候大人也会不小心犯错。”苏蘅想起儿童发展心理学里的“陌生人焦虑”阶段,轻轻握住小姑娘的手,“就像上次你把蜡笔塞到冰箱里,虽然是想帮阿姨,但是会融化对不对?
大人也会有想帮忙却用错方法的时候,我们要一起帮他们哦。“
小丽重重点头,马尾辫甩起来:“我知道了!下次我先问苏阿姨!”
苏蘅看了眼时间,拿起手机给刘先生发消息。
半小时后,刘先生提着一盒积木进门,刘太太跟着从楼上下来,手里还拿着那本奥数题集:“小苏,你说的家庭合作游戏,现在开始?”
“对!”苏蘅把积木倒在地毯上,“我们要搭一座‘幸福城堡’,需要爸爸找底座,妈妈选窗户,小丽贴装饰——只有一起完成,城堡才会亮灯哦!”
刘先生蹲下来翻找最大的积木块,指尖不小心碰了刘太太的手背,两人同时顿了顿。
刘太太笑着把一块刻着“家”字的积木递过去:“这个当屋顶吧?”
“好。”刘先生的耳尖有点红,接过积木时碰到了她的指尖。
小丽举着星星贴纸爬到爸爸腿上:“爸爸,贴这里!”
苏蘅退到厨房门口,看着三人头挨头搭积木的身影。
刘太太的发梢扫过刘先生的肩膀,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是她昨天观察家庭互动时发现的:两人总因育儿分工争吵,却在共同完成任务时最默契。
晚上九点,苏蘅坐在书桌前,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15:02赵琳到访,携带可疑糖块;15:10诱导小丽单独接触未经验证物品;15:18异常举止(频繁看楼梯、攥紧文件袋)。
她合上本子,敲开了主卧的门。
“刘先生刘太太,今天的事我整理了份记录。”苏蘅把笔记本摊开,“赵琳两次来访时间间隔短,且携带非教育类物品,结合上午冰箱被移动的情况,我建议:第一,访客需提前报备并登记;第二,与小丽明确‘接受物品需家长确认’的规则;第三......”
刘先生打断她,指节轻轻叩了叩笔记本:“小苏,你昨天装监控,今天防诱导,比我们当父母的想得还周全。”他转头看妻子,“你说的对,专业的事就是要交给专业的人。”
刘太太握住苏蘅的手:“我们明天就和物业说,家政人员来访必须登记。
小丽那边,我今晚就和她读《小熊的安全守则》绘本。“
苏蘅离开时,听见主卧里传来低低的对话声。
“你今天搭积木时,手是不是抖了?”
“哪有......”
“明明有。”刘太太的笑声像春天的风,“不过......我也挺开心的。”
月光透过纱窗洒在走廊,苏蘅摸了摸口袋里的笔记本。
明天要调整家庭互动表,增加夫妻合作任务——她听见刘太太刚才说,刘先生下周要推掉两个应酬,陪小丽去动物园。
有些改变,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