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落魂寨的雾与铃 (第3/3页)
我们想接他回家……入祖坟啊!”她噗通一声跪在了林家院坝冰冷潮湿的石板上,朝着堂屋的方向磕头,“求您老……求您老行行好……帮帮忙……引他回来……引我儿的骨头回来吧!我们……我们按老规矩……倾家荡产也报答您老啊!”她砰砰地磕着头,额头上很快沾上了泥污。
这凄厉的哭求和突兀的跪拜,让院坝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林溪惊得捂住了嘴,睁大了眼睛看着跪在地上的老妇人。
她听说过“引骨归乡”,那是落魂寨林家最隐秘、也最令人畏惧的能力。寨子里的人私下里敬畏地称呼祖母为“送骨婆”,但从未有人敢在她面前如此直白地提出请求,尤其还涉及这种禁忌的术法。
屋顶上的石磊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眉头紧锁,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同情,有无奈,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他下意识地看向林雾。
林雾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变得异常严肃。她放下手中的草药,快步走到院坝边,想去搀扶那位老妇人:“赵阿婆,您快起来!地上凉!”
然而,她的手还没碰到对方,堂屋里就传出一声极其严厉、如同冰锥刺破空气的呵斥:
“住口!”
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森然寒意,瞬间压过了老妇人的哭求,让院坝里所有人都心头一凛。
祖母不知何时已经拄着拐杖,站在了堂屋的门槛内。她佝偻的身躯挺直了几分,浑浊的眼睛此刻锐利如刀,死死盯着跪在院坝里的老妇人,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愠怒和一种深沉的厌恶?
“引骨归乡?”祖母的声音冰冷,每一个字都像淬了寒冰,“谁告诉你我林家还做这等营生?嗯?规矩都忘到狗肚子里去了?!”
她手中的拐杖重重地顿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咚”一声,震得门槛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祖宗的规矩,‘引魂’之术,只渡意外客死他乡、尸骨难收的族亲!为的是让他们魂归故土,不入外乡的枉死城!不是谁家的骨头都要管!更不是……不是你们拿来寻尸敛骨的勾当!”她的胸膛微微起伏,显然气得不轻。
“至于你儿子……”祖母的目光扫过老妇人,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审视,“矿山塌方?怨气冲天之地!尸骨不全,死状惨烈!这等凶死横亡、怨气缠身的骨头,谁敢去引?引回来做什么?是嫌寨子里太安生,想招个厉鬼回来祸害一寨老小吗?!”
最后一句质问,如同惊雷,炸响在湿冷的空气中。跪在地上的老妇人浑身一颤,脸色惨白如纸,连哭都忘了,只剩下绝望的颤抖。
“滚!”祖母毫不留情地下了逐客令,拐杖指向寨子下方,“再敢提半个字,别怪老婆子不讲情面!滚回去!”
老妇人被这劈头盖脸的怒斥和冰冷的话语彻底击垮,瘫软在地,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剩下浑浊的泪水无声地流淌。
林雾快步上前,用力将失魂落魄的老妇人搀扶起来,低声劝慰着,半扶半抱地将她送出院坝,往寨子下方走去。整个过程,祖母都像一尊冰冷的石像,矗立在门槛的阴影里,纹丝不动,只有握着拐杖的手背上,青筋如虬龙般根根暴起。
林溪站在原地,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比这落魂寨的浓雾和湿冷更甚。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那个平日里严厉却熟悉的祖母身上,笼罩着一层她从未真正理解的、沉重而冰冷的阴影。那阴影,源自她擦拭的那枚诡异骨铃,源自那些讳莫如深的古老规矩,也源自门外那个绝望老妇人的哭声所代表的另一个世界。她下意识地抱紧了自己的胳膊,牙齿轻轻打颤。
石磊沉默地从屋顶爬下来,脸上也没了笑容,只剩下深深的凝重和一丝后怕。他看了一眼门槛阴影里如同守护恶龙宝藏般的祖母,又看了一眼脸色发白的林溪,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收拾起地上的工具。
院坝里只剩下湿冷的空气,和那枚被粗布包裹、静静躺在堂屋深处的引魂骨铃,无声地散发着幽幽的寒气。
祖母缓缓转过身,佝偻着背,一步步挪回昏暗的堂屋深处,重新跪坐在那盏如豆的桐油灯前,像一尊沉入时光泥沼的石像。
她枯瘦的手指再次抚上那块靛蓝粗布,却没有打开,只是长久地、长久地摩挲着,浑浊的目光穿透门扉,投向山谷间翻涌不息、如同巨大白色囚笼般的浓雾深处,那眼神复杂难辨,有深沉的疲惫,有冰冷的警惕,更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悲凉?
“山神爷……怕是要收账了……”一声极低、极沙哑的呓语,如同叹息,又如同诅咒,从她干瘪的唇间溢出,瞬间被堂屋的沉寂和门外的雾气吞没,不留一丝痕迹。
林溪站在院坝里,听着寨子下方隐约传来的、赵阿婆压抑不住的悲泣,感受着堂屋里祖母散发出的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气息,再看看旁边沉默收拾东西、脸色同样难看的石磊,只觉得这落魂寨的浓雾,从未像此刻这般沉重,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口,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空空如也的发髻,那里,还没有姐姐那支温润的青玉簪。一种莫名的、混杂着不安和孤寂的情绪,悄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