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围屋秘事 > 第四章 族谱诅咒

第四章 族谱诅咒

    第四章 族谱诅咒 (第2/3页)

,笼罩着这座古老的围屋,让人摸不着头脑。

    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关西新围的每一寸土地上,给这座历经风雨的古老建筑蒙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然而,林景明的心情却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阴霾密布。他小心翼翼地捧着青铜匣,匆匆赶往沈青岚的临时工作室。

    沈青岚,林景明多年的好友,一位对历史文物怀揣着炽热情感与深厚学识的学者。她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精密的探测仪器和古老的典籍。当林景明踏入工作室时,沈青岚正专注地研究着一份古老的文献,看到林景明手中的青铜匣,她的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与期待。

    林景明将青铜匣轻轻放在工作台上,说道:“青岚,这青铜匣上的秘密或许和围屋承重墙有关,我觉得墙里可能藏着什么关键线索。”沈青岚点了点头,眼神透露出专业的自信,她迅速启动超声波扫描仪,将探头对准承重墙。仪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屏幕上的线条和数字不断跳动变化着。

    屏幕立即闪烁起刺眼的红光,同时发出急促的警报声。“这墙里有东西!”沈青岚兴奋地叫了出来,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两人对视一眼,旋即拿起工具,开始撬起墙砖。每一块墙砖的松动都仿佛在揭开历史神秘面纱的一角,伴随着轻微的尘土飞扬,三合土层逐渐显露出来,而在其内部,竟整齐地嵌着三十六个鎏金符号。

    这些符号形态极为奇特,线条扭曲蜿蜒,似乎是某种神秘生物的抽象描绘,又似蕴含着宇宙星辰的排列规律,显然不是普通的客家建筑符号。林景明和沈青岚凑近仔细端详,想从记忆中的知识库里搜寻与之相关的信息,然而一无所获。

    钟远山闻讯匆匆赶来。作为当地备受尊敬的客家修葺技艺传承人,他对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传说、每一种文化符号都了如指掌。钟远山一进入工作室,便径直走向那些鎏金符号,从口袋里掏出一根银针,小心翼翼地挑取了一点符号上的物质。只见针尖瞬间发黑,他的脸色也随之变得凝重起来。

    “含汞量超标百倍,这是……太平军的密文!”钟远山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重锤一般敲在林景明和沈青岚的心上。太平军,那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神秘组织,他们的密文出现在这里,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围屋的秘密真的与太平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为了破解这些符号背后的秘密,他们投入到艰难的解密过程中。沈青岚一头扎进工作室里堆积如山的古籍中,一本本翻阅着与太平军相关的资料;林景明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电脑对符号进行图形分析和数据比对;钟远山凭借着自己对客家文化和历史的深厚底蕴,从民俗传说和地方史志中寻找线索。

    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有了第一个重大发现。这些符号竟对应着《天朝田亩制度》的残页坐标。《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他们顺着坐标线索,在工作室里找到了一份残缺不全的《天朝田亩制度》,上面的文字虽然模糊,但经过仔细辨认,竟暗藏着圣库物资清单。清单上记录着各种金银财宝、粮草兵器等物资的数量和存放地点。但是,这些地点的描述却极为隐晦,显然还需要进一步破解。

    在继续研究的过程中,林景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鎏金符号,随后,他又发现鎏金层下竟然隐隐有一个微小的凸起。他用工具刮去部分鎏金,一颗微型火铳弹丸显露出来。弹壳上刻有一个“林”字暗记,这一发现让林景明心中一凛。林家与太平军之间难道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联?这个“林”字暗记究竟是巧合,还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此时,钟远山提出,或许从围屋的整体布局上能找到新的线索。于是,他们利用无人机对围屋进行航拍。无人机在围屋上空盘旋,如同一只敏锐的鹰眼,将围屋的全貌尽收眼底。当他们把航拍图像导入电脑,对符号的位置进行标注和分析时,一个惊人的发现呈现在眼前——符号排列成一个“卍”字,与族谱中太平军翼王石达开的帅旗图案完全吻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