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复溃糜烂,砥柱初荐 (第2/3页)
:
“于谦。”
“于谦”二字落地,厅内死寂!
杨士奇瞳孔骤缩!于谦?那个宣德朝因刚直得罪权贵下狱,后被赦免闲置的于廷益?
陛下如何知晓此人?还在此刻抛出?!
是王振?不…这老阉恨不得于谦永不回京!
难道是陈安?!那个太皇太后新提上来的乾清宫管事少监…慈宁宫的意思?
屏风后侍立的王振,袖中的双手猛地一颤!
指甲瞬间深深掐进掌心软肉,一股混杂着惊怒和忌惮的邪火直冲顶门!
于谦!又是于谦!我说这小主子……今日举动咋到处透着邪性!
他身边除了咱家,难道还有别的人手?
陈安!定是他!该死的!这小贱婢当初在尚膳监就该溺毙了他……。
王振的脸色瞬间阴沉,看向小皇帝背影的目光,第一次带上了难以掩饰的恼怒。
朱祁镇端坐锦墩,脸上依旧挂着那天真无邪的笑容,仿佛只是说出了一个好玩的名字。
死寂持续了数息。
终于,杨士奇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平稳和探究:“陛下……圣心烛照,竟知于谦其人?老臣斗胆,陛下何以……荐此良才?”
他看向小皇帝的目光锐利,试图要穿透那层轻纱,想要看清背后真正的推手。
朱祁镇小脑袋微微歪着,仿佛在努力回忆,小奶音带着恰到好处的迟疑:“唔……朕……朕记得前些日先生讲《尚书》,曾言‘刚而无虐’,又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言道为君者当明辨忠直,擢拔贤能,尤重实心任事之臣。”
他顿了顿,目光依旧带着孩童特有的澄澈继续道:“后来……朕在皇祖母和母后那儿时,恍惚听得哪位伴当提及,言河南旧任河道官员中,有位姓于的……”
小皇帝继续小眉头微蹙,费力捕捉记忆,“……似以治水见长?唯闻其秉性刚介,不徇私情。”
“朕思忖,”他抬起头,小脸上带着一丝天真的笃定,“治河理水,贵在担当与智术。刚介不阿,或正合弹压豪猾、督率工役但能澄清河道,拯黎庶于波涛,便是良臣!今日闻诸卿议及豫省危局,朕……便忆起此名了。”
一番话,将“神启”推给了虚无缥缈的“讲学圣训”和“慈宁宫听闻”,把举荐动机归结为孩童单纯的显宝。
天真懵懂,逻辑自洽,无懈可击。
杨士奇捻着胡须,浑浊的眼珠微微转动。
小皇帝的这番话滴水不漏,挑不出错处,却也无法证实。
是巧合?还是……更高明的掩饰?
他目光扫过王振,后者低眉垂目,此刻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次辅杨荣这时也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