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9章 史书如雾,干城为戍

第9章 史书如雾,干城为戍

    第9章 史书如雾,干城为戍 (第3/3页)

    王振满意地看着陈安战栗感激的模样,这才对侍立一旁的毛贵吩咐道:“去,把内班值守、各宫门戍卫,还有那些在御马监、勇士营、四卫营挂名的,家世清白、考评上佳、懂规矩的侍卫名册副本取一份来,陛下要看,尽量去拣那瞧着顺眼、稳重的。”

    他强调着的每一个词都是在划定范围,他确保这份名单绝对“安全”,符合他王振的标准。

    “好的,干爹。”

    毛贵应声而去,很快捧回一叠装订整齐的册子。

    王振随手翻了翻,确认是筛选过的名单,才递给陈安,脸上笑容更深:“拿去吧,好生呈给陛下。告诉主子,这都是咱家精挑细选、靠得住的忠勇之士。陛下若看中了哪位,想召来问话解闷,只管吩咐,老奴即刻安排。”

    陈安双手恭敬地接过名册,:“谢王掌印恩典!”

    “嗯,去吧。好生当差。”

    王振挥了挥手,仿佛打发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太监,目光已重新落回案头的题本上,朱笔再次提起。

    ---

    约莫一个时辰后,陈安捧着一叠书册回来。

    “陛下,”他低声道,“这是王掌印亲自挑选的、目前在宫内各处紧要门户当值、家世清白的侍卫名册副本,共七十七人,皆附有简要履历。”

    朱祁镇接过名册,心中冷笑:老王八蛋,反应够快!还亲自“挑选”?

    这名单怕是被他筛过一遍又一遍了!真正刺头或者他不想让朕接触的人,肯定被剔除了!

    不过……只要名单基数够大,总有漏网之鱼,或者……他王振也未必能一手遮天,看清所有人!

    他不动声色地点头:“知道了,你且去门口守着。”

    陈安退下后,朱祁镇立刻展开名册,就着明亮的宫灯,一页页、一行行,无比专注地翻阅起来。

    时间一点点流逝,名册很快翻过大半。

    就在朱祁镇眉头微蹙,心灰意冷思索袁彬是否已被王振刻意排除在外,或者职位太低根本未入“紧要门户”之列时

    ---

    袁彬!

    职务:锦衣卫亲军卫所辖,西华门戍卫,小旗!

    籍贯出身:世袭锦衣卫军户。父:袁亮,宣德三年战殁于宣府;兄:袁成,宣德五年战殁于大同。

    履历:宣德初年袭职入卫。历任力士、校尉。宣德十年擢西华门戍卫小旗至今。

    考评:“勤勉忠勇,恪尽职守。然性刚直烈,不易变通,屡忤上官。”

    ---

    找到了!

    忠烈满门,父兄皆殁于边关!

    史书中的忠勇之臣,果然在此!

    朱祁镇心中狂喜!

    王振啊王振,你千筛万选,却还是漏掉了这颗蒙尘的金子!

    或者说,袁彬这种不懂变通的刺头,在你眼里根本无足轻重,连特意剔除的必要都没有!

    然而欣喜之后,一丝疑虑却又爬上朱祁镇的心头。

    他放下名册,眉头微蹙,小手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桌面。

    “史笔如铁…却也如雾。”朱祁镇暗自思忖,“史书记载的那…那可是十几年后,历经磨难的袁彬!现在的他呢?”

    “璞玉浑金,亦需琢磨,就如钻石一般,那是源于地底高压的锤炼,我若提前将他从底层中拔至身边…那他会不会就只是一块普通的煤炭?”

    巨大的不确定感,让朱祁镇兴奋的心绪冷却下来。

    历史先知是依仗,却非万能保险。

    “不行!我不能仅凭史书记载,就将亲政大业托付!”

    朱祁镇霍然起身,小眼闪烁光芒。

    “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