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12章 春秋鼎盛, 正太养成

第12章 春秋鼎盛, 正太养成

    第12章 春秋鼎盛, 正太养成 (第2/3页)

他忍不住“噗嗤”乐出声。

    旁边捧着茶盏的陈安一脸懵懂,只能跟着讪笑:“万岁爷……今儿个圣心甚悦?”

    朱祁镇蹦下宽大的座椅,背着小手,踱着方步,小身板努力模仿着前世单位里那些老干部的派头,奶声奶气却老气横秋道:“没啥,就是觉着……今后这日讲,定会跟当年单位里培训新来的选调生似的。”

    他顿了顿,小脸上荡漾起一股舍我其谁的嘚瑟劲儿,“嗯,朕这个老同志,得好好带带他们。”

    陈安更懵了,完全听不懂。

    朱祁镇也不解释,迈开腿,蹦蹦达达哼着不成调的“今日痛饮庆功酒”,一溜小跑朝凉厅跑去。

    ---

    午后的乾清宫凉厅,静谧得能听见铜壶滴漏的水珠坠响。

    朱祁镇背着小手,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踱着小方步,青缎小靴踏出轻微的“哒哒”声。

    他那张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方才对着小太监的得意劲儿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年龄绝不相称的沉凝。

    甲方爸爸换了人,乙方还想按老合同办事?

    但这《春秋》一课,可不能再硬顶。

    九岁幼君抗拒圣人之学?

    传出去就是厌学、顽劣,正合了王振那老阉所传幼主需人提点的说辞,也给了三杨加强训导的借口。

    到那时,朕这亲政之日,怕是真得熬到大婚了!

    朱祁镇脑中飞速运转,拆解着内阁这步走棋的厉害。

    在明代一朝,尤其主少时期,皇帝亲政的标志性节点通常是大婚。

    可若自己真被牢牢打上厌学顽劣、德行有亏、需严加管教的烙印。

    那即便到了大婚之龄,三杨和王振也完全有理由,且能得到太皇太后和相当一部分朝臣的支持下,以圣学未成、心性未定为由,将训导无限期延长!

    一个拒绝儒家最高经典《春秋》的皇帝,在文官集团和天下士子眼中,几乎等同于昏聩、不可教。

    这顶帽子一旦扣实,将严重损害朱祁镇“圣君胚子”的形象,从根本上动摇其统治的合法根基。

    想想历史上的万历帝……不,想想自己的玄孙!

    不就是被张居正教导到快二十岁才亲政,且亲政后依然处处受掣肘吗?

    所以,跟仲顾委硬顶?那是蠢!

    他需要的是顺水推舟,是借力打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