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31章 敕谕夜驰,经筵固制

第31章 敕谕夜驰,经筵固制

    第31章 敕谕夜驰,经筵固制 (第3/3页)

灼灼地看向袁彬手中那敕谕上殷红刺目的“承天受命之宝”与朱砂淋漓的“广运之宝”关防!

    心中再无半分疑虑!

    宣敕毕,袁彬上前一步,双手将敕谕郑重递上:“老公爷,陛下口谕:戎机急迫,望公勿负朕托,放手施为!陛下在宫,静候捷音!”

    张辅双手高举过头,以最恭谨的姿态接过那重逾千钧的卷轴,声音带着金铁交鸣般的沉浑与难以抑制的激昂:“臣张辅,叩谢天恩!肝脑涂地,必不负陛下重托!京营不靖,军威不振,老臣提头来见!”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青石板上,“咚”的一声闷响,在寂静的庭院中久久回荡。

    ---

    文渊阁,黎明前

    值房内烛火通明,气氛却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杨荣须发戟张,紫袍因激怒而剧烈起伏,他抓起那份送至内阁敕谕抄本,手指几乎要将纸张戳穿!“‘专决’?‘先行拿问’?‘立斩不赦’?!这…这置内阁于何地?!置国法于何地?!还有这陈安!一个阉竖,竟敢批红用印!王振尸骨未寒,阉祸已生!还有兵权又尽予武夫陛下…陛下这是被奸佞蒙蔽了!”

    说完他猛地将抄本掼在案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东杨公息怒!”杨溥胖脸煞白,汗如雨下,他指着敕谕上那方朱红小印和旁边的关防,“

    “此乃敕谕!是陛下亲笔所书!有‘承天受命之宝’私印为凭!陈安以司礼监秉笔身份批红用‘广运之宝’,按制…按制并非完全无据啊!这…这如何封驳?”

    “程序?!”杨荣怒极反笑,眼中几乎喷出火来,

    “弘济!你糊涂!这分明是‘中旨’!是绕过内阁的乱命!张辅得此敕谕,兵权在握,生杀予夺!再加上那提督东厂的陈安,内外勾连,这大明的天,就要姓张姓陈了!还有这王振!羞愤自尽?三品哀荣?滑天下之大稽!此中必有惊天阴谋!我等身为阁臣,匡扶幼主,正本清源,责无旁贷!明日早朝,我必率六科,封驳此乱命!彻查王振死因!”

    “勉仁!”一直闭目沉默的杨士奇猛地睁开眼,声音沙哑却带着雷霆般的威压,瞬间压过了杨荣的咆哮。

    他枯瘦的手指死死按着那份敕谕抄本,指节泛白,仿佛要将其捏碎。

    “封驳?你拿什么封驳?敕谕授权大将整军,乃太祖、太宗旧例!陛下援引‘京营糜烂、动摇国本’之由,名正言顺!陈安批红虽有争议,但司礼监印信是真!此刻发难,你是想坐实一个阻挠整军、贻误戎机的罪名吗?!”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电扫过杨荣和杨溥,带着一种洞悉一切后的疲惫与深沉的忌惮:“王振怎么死的?重要吗?陛下说是羞愤自尽,那他就是羞愤自尽!这哀荣,是给太皇太后看的,是给天下人看的,更是…给咱们看的!”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潜龙已醒,其爪牙之锋,今日可见一斑。此刻妄动,非但不能‘正本清源’,反会授人以柄,空留余祸!”

    听到此处,杨荣再也按耐不住,豁然身起。

    黄昏水榭旁的那场小皇帝精心排演、荒诞至极的皮影戏,竟把他杨荣,变成了戏台上唯一一个被强行按着脑袋喝彩的丑角!

    “愧对东杨公”……

    那腌臜贱婢的哭嚎,如同淬了毒的针,还犹如在他耳中刮搅。

    栽赃!赤裸裸的栽赃!

    更可恨那刘永诚老狗,还竟代表太皇太后堂而皇之做了“见证”!

    “难道…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权柄旁落,看着张辅、陈安之流……”杨荣睚呲欲裂,拳头捏得指节咯咯作响。

    “就是看着!”杨士奇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整饬京营,扫除积弊,确是当务之急。让张辅去做!让他去碰那些盘根错节的勋贵,去碰工部、户部的硬钉子!我们…且静观其变。”

    他眼中闪过一丝老谋深算的思量,转向杨溥,“弘济,户部那边,关于整军所需钱粮,你需心中有数。张辅若来协调,既要卡住不必要的靡费,亦不可过分掣肘,授人以‘贻误军机’之口实。”

    最后,他的目光回到那份敕谕抄本上,缓缓说道:“经筵…才是吾辈真正的战场。陛下天资聪颖,更需圣贤之道日夜熏陶。我意借下月陛下万寿之机,奏请重启‘朔望大经筵’之制。以此煌煌圣典,为其定下心性,明晰君臣之分,方是正本清源的大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