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32章 稚龙叩扉,慈闱诘谁

第32章 稚龙叩扉,慈闱诘谁

    第32章 稚龙叩扉,慈闱诘谁 (第2/3页)

帝王威仪。

    ---

    慈宁宫

    掌事尚宫李氏亲自验看了御膳房送来的早膳。

    一泵用新贡燕窝、牛乳、粳米细细熬煮的“玉露粥”,一碟用南边新到的莲子磨粉制成的“七巧糕”,还有几样用鱼露净过的爽口小菜。

    每一样,都由专职的银箸小太监试过,再由李尚宫的亲信女官验看色泽、闻辨气息,最后才被盛放在官窑新出的甜白釉瓷器里,用明黄云锦罩子严严实实地护着。

    “都仔细着点,”李尚宫的声音透着正五品女官的威严,她目光锐利地扫过眼前噤若寒蝉的宫女和内侍,“这几日宫里风声紧,但凡在老祖宗跟前出半点岔子,仔细你们的皮!”

    几个随侍的小太监宫女闻言,连呼吸都放轻了三分。

    她们交换着眼神,里面都是掩不住的恐惧和好奇。

    王公公“投水”的余波,如同看不见的阴云,也同样笼罩在慈宁宫的每一寸砖瓦之上。

    偏殿内,孙太后早已到了。

    她面前的茶换了三巡,却一口未动。

    她身边的掌事嬷嬷王氏,正不动声色地为她揉捏着冰凉的指尖。

    “嬷嬷,你说……母后今日召见镇儿,究竟是何意?”孙太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她既为儿子昨日的“雷霆手段”感到震惊,又为他即将面临的未知命运而心焦。

    她的地位,她的家族,全都系于那个九岁的孩子身上。

    王嬷嬷垂着眼,声音沉稳:“娘娘宽心。万岁爷是真龙天子,自有天佑。您要做的,就是信他。”

    王嬷嬷的这句“信他”,让孙太后纷乱的心绪稍稍安定,却也更添了几分茫然。

    辰时正,朱祁镇到了。

    他步履沉稳,仪态端肃,小小的脸上看不出半分情绪。

    当那团小小的明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孙太后几乎是立刻起身,快步迎了上去,一把将他搂入怀中。

    “我的儿,可是吓着了?让母后瞧瞧。”

    孙太后的声音带着哭腔,指尖亦是带着颤抖,她急切又心疼地抚过朱祁镇的脸颊、额头,仿佛要确认他完好无损,强忍的泪水在眸中打转。

    “母后……”朱祁镇低低唤了一声,顺从地将脸埋进母亲温暖而带着熟悉馨香的怀里,小小的身体似乎还带着一丝僵硬,但声音却闷闷地透出依赖。

    感受着怀中小儿的娇态,孙太后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几乎要断裂。

    她猛地抬起头,用身体将朱祁镇严严实实挡在身后,像护崽的母兽般,对着内殿的方向急切道:“母后!镇儿他还是个孩子!昨日之事……

    “孙氏。”

    内殿传来太皇太后张氏平静却冰冷的声音,直接打断了她的哀求,

    “让真儿,到哀家身边来。此间事,自有哀家与皇帝分说。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听到太皇太后第一次对自己用姓氏相称,而非往昔里的“太后”或“儿媳”,这份疏离与威压,让孙太后脸色瞬间煞白。

    她嘴唇翕动了一下,却终究没敢再吐出一个字。

    她只能紧紧攥住朱祁镇的小手,缓缓走进那间光线略显昏暗、弥漫着浓重檀香的内殿。

    张氏端坐榻上,外罩着一件素色缠枝莲纹的褙子,手中捻着一串乌沉沉的佛珠。

    她的目光,如同一口幽深的古井,静静地看着走进来的孙儿。

    他没有跑,没有跳,步履沉稳,目不斜视。

    朱祁镇小小的身躯挺得笔直,一步一步,踏着属于帝王应有的节奏,走入殿中。

    “孙儿给皇祖母、母后请安。”他躬身行礼,声音清亮,不带一丝颤抖。

    “镇儿,你过来。”张氏的声音沙哑,同样也不带一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