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祖孙释怀,文澜欲来 (第1/3页)
“真的没有人教我,皇祖母。”
朱祁镇的声音依旧平静,甚至带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
“孙儿行谋此局,只是……不想让皇祖母您为难。”
“为难?!”
张氏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哀家执掌后宫数十年,什么风浪没见过,一个奴才,还值得哀家为难?”
“是,一个奴才,确实不值得皇祖母您为难。”
“但这个奴才,可是父皇留下的旧人,是伺候孙儿长大的伴伴,更是皇祖母您默许下,提督东厂、协理戎政的‘内相’。
“若将他明正典刑,以‘动摇国本’之罪昭告天下,固然是大快人心。”
他略微停顿,目光扫过皇祖母紧绷的脸,清晰地捕捉到了她眼中,那一闪而过的认同和更深沉的顾虑。
于是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凝重:
“可天下人会如何议论?他们会说,父皇识人不明,留下祸根;会说,皇祖母您监国无方,豢养权奸;更会说,我这个九岁的天子,是被阉竖蒙蔽的昏聩幼主!如此一来,王振是死了,可皇家颜面何存?父皇清誉何存?您和孙儿的威信,又何存?”
朱祁镇说的这番话,如同利刃,精准地剖开了太皇太后张氏内心最深处、连她自己可能都不愿去深究的隐痛和顾虑。
她捻动佛珠的手指停了下来,指尖微微发颤。
孙儿所说正中了当日她盛怒之下,却最终选择软禁而非立诛王振的根本原因!
因为那时清算王振,就是清算皇家自己!
朱祁镇没有停下,他的声音继续带着动晓一切的感激说道:“皇祖母,您将王振禁足,而非立斩,孙儿知道,您不是念及旧情,而是在保全皇家最后的体面。您更是在……给孙儿留一个余地,一个亲手能清理门户、保全大局的余地。”
“您留下的这个余地,孙儿不能辜负。”
他挺直了小小的脊梁,目光灼灼道,“所以王振必须死,但他的死,不能成为三杨那些文臣攻讦皇室、收紧训政枷锁的借口。他只能羞愤自尽,以死明志。如此,罪止于其身,过不及于君上。皇家保全了颜面,孙儿……也为您扫清了这心腹之患。”
一切说完后的朱祁镇再次昂头看向太皇太后张氏,眼神坦荡而坚定:“皇祖母,孙儿这么做,只为江山社稷,只为朱家基业,可有不妥?”
朱祁镇的这一番话,没有慷慨激昂,但却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力量。
他不是在求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