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万寿蒙今,不忘初心(跪求看官大大月票) (第1/3页)
正统元年六月初二
是当今大明天子朱祁镇的十岁万寿节。
寅时刚过,紫禁城还沉浸在黎明前最深沉的墨色里,但乾清宫的灯火却早已通明如昼。
殿外,廊庑之下,一列列小太监屏息肃立,他们来自不同的衙门,各司其职。
司设监的掌事太监,正指挥着手下的小火者们用温热的布巾,将御案前的金砖地擦拭得一尘不染。
尚衣监的内侍,则捧着今日陛下所需的常服等候,就连衣袍上的每一条金线,都已在烛火下经过了最后的检视。
殿内,朱祁镇在一众内侍宫女悄无声息的伺候下起身。
他没有赖床,也没有半分孩童的睡眼惺忪。
温热的蜜水漱口,青盐擦齿,再用浸了薄荷叶的软巾敷面,一套流程下来,朱祁镇已然彻底清醒。
整个过程,数十名宫人参与其中,却安静得只听得见衣料摩擦的窸窣声和器物轻微的碰撞声。
这便是紫禁城的规制,是帝王日常的威严,也是帝王日常的……孤单。
今日的他,换上了一件专为万寿节新制的明黄织金云龙纹常服,腰束玉带,足蹬皂靴。
可即便是常服,那细密如鳞的金线和领口袖间隐隐滚动的珍珠,依旧彰显着天家气派。
见一切收拾妥当,陈安的身影才适时出现在寝殿门口。
在他的身后,尚膳监新任的掌事太监正亲自捧着一个朱漆描金的托盘。
“主子,万寿节,晨起该进长寿面了。”
陈安的声音轻柔,他没有亲自端盘,而是侍立一旁,目光严肃地扫视着整个流程,以确保晨进寿面的仪程万无一失。
这既是规矩,也是他如今作为司礼监秉笔、乾清宫大管家的威严所在。
托盘只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卧蛋面,面条细如银丝,上面还卧着两个金黄的荷包蛋,几片碧绿的菜心点缀其间。
这是皇帝的生日面,普普通通,却又极致讲究。
汤是文火吊了十二个时辰的老鸡汤,撇去了所有浮油,清亮见底。
面是尚食局最有经验的白案师傅,用内贡的上等麦粉,加了蛋清手擀而成,劲道爽滑。
朱祁镇安静地吃着。
他知道,这碗面,是他今后唯一能像个普通孩子一样,为自己而的“过生日”时刻了。
吃完面,陈安又躬身上前,呈上了一份用明黄绫缎包裹的今日仪程。
“主子,这是今日万寿节的仪程。辰时三刻,您需至奉天殿,受文武百官朝贺;午时,于谨身殿赐宴百官;晚间,于慈宁宫侍奉太皇太后、皇太后,共赏万寿烟火……”
朱祁鎮接过那份华丽的仪程,指尖划过上面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
奉天殿朝贺、谨身殿赐宴、清宁宫侍奉……一桩桩一件件,皆是繁琐的礼仪和无尽的跪拜。
他稚嫩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厌倦。
在前世,这种大型的庆典活动,他作为省府大秘,不知道组织过多少次。
而对于他这种财口出身的干部来说,组织大型活动的第一步,永远都是精确到每一分的预算。
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本能。
因此,他下意识地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