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53章 尘垣扫秽,天禄承规

第53章 尘垣扫秽,天禄承规

    第53章 尘垣扫秽,天禄承规 (第2/3页)

掸一张满是灰尘的椅子,但没成想却掸起了更大的烟尘,呛得他连连咳嗽。

    刘球脸色铁青,一言不发,猛地一脚将挡路的一个破凳子踢开,木凳翻滚着撞在墙角,发出刺耳的声响。

    曹鼐则跟在他身后,同样看着这满屋狼藉,脸上却露出一丝笑意。

    “各位,”他声音不大,但却清晰地压过了众人的议论和抱怨,“昔日匡衡凿壁偷光,苏秦刺股苦读,圣贤尚且不择居所。我等能有片瓦遮头,已是皇恩浩荡。内阁的美意,咱们心领了。”

    “只是这屋子,总得收拾一下才能用。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诸位,可愿与我一同,为咱们这集贤馆,扫去这第一层的尘埃?”

    刘球闻言,第一个响应。

    他二话不说,直接扯开官袍,利落地撕下内衫一角包在手上,开始搬动残破桌椅。

    众人见状,也不再怨声载道。这群平日里只知笔墨文章的青年翰林们,纷纷卷起袖子,在破败库房里干起了粗活。

    废弃家具被搬到院中,找来的破布擦拭着梁柱灰尘,没有扫帚,就用废弃卷宗捆扎代替。

    一个时辰后,库房总算清理出能站人的地方。

    虽然依旧简陋,但看着亲手打扫的空间,众人心中原本被压抑的憋屈,此刻反倒被一股同舟共济的豪情所取代。

    大家稍事歇息,擦拭着额角汗水,彼此相视,脸上大都有了些笑意。

    就在这短暂喘息,汗意稍歇之际,院门口光线一暗,又一个身影出现了。

    一名身着七品官服的中书舍人手持黄绫卷轴,出现在门口,他的身后还跟着两名抬着崭新紫檀木长案的小吏。

    “奉阁老之命,为集贤馆送来公案一张。”那舍人声音平淡,目光扫过屋内狼狈的众人,眼睛里满是讥诮。

    他等到小吏将长案安置妥当后,这才缓缓展开手中的卷轴,朗声道:“另,奉三位阁老钧令,颁《集贤馆章程》。”

    众人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起身肃然而立。

    “其一:集贤馆所议之题,须由内阁先行勘定,再交由学士研习,不得擅自专主。”

    “其二:馆中所成之策论,须先呈内阁票拟,方可上达天听,不得绕越。”

    “其三:集贤馆一应开支,由内帑划拨,不入户部常例,以示圣眷之隆。”

    舍人念完,将章程往案上一放,便自顾转身离去。

    而房间内刚刚还因劳动有些热络的空气,瞬间又冷了下来。

    众人皆都围着那张崭新的紫檀长案,怔怔看着上面那份黄绫章程,谁也没有说话。

    “万钟!”终于,还是刘球打破了沉默,他一掌拍在案上,震得那卷轴都跳了一下,

    “这哪里是章程?这分明是招降文书!议题由他们定,策论由他们审!我等若应了,这集贤馆,便成了内阁豢养的清谈茶庄了!”

    李贤也面色凝重地走上前:“廷振兄所言不差。这规矩,环环相扣,这是将我等所有出路都堵死了。

    曹鼐没有立刻反驳,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众人,直到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他身上,他才缓缓开口:“诸位,先坐吧。”

    他自己先在那张孤零零的紫檀长案后坐下,又指了指几张刚擦干净的凳子。

    众人迟疑着落座,库房内再次陷入沉寂,只听得见刘球粗重的喘息声。

    “万钟,事已至此,你莫非还有回天之术?”刘球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甘。

    曹鼐摇了摇头:“回天之术,我没有。但这份章程,我却觉得,并非死局。阁老们设下的局,滴水不漏,我等若是硬闯,必死无疑。但任何规矩,只要是人定的,就必有空隙可钻。”

    他将那份黄绫卷轴重新铺开,指着第一条:“所议之题,须由内阁勘定。诸位,内阁勘定的是公议之题,是需颁行天下的国策。可若陛下只是读书偶有不解,欲寻我等解惑,此乃私问,算不算题?”

    同为编修的钟复闻言,眼睛一亮,抢先道:“算,也不算!《礼记》有云,君子之学,博闻强识。天子问学,乃是私德,与国策公议无关。我等为陛下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