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朕,都是为了大汉! > 第17章 彩礼?

第17章 彩礼?

    第17章 彩礼? (第1/3页)

    竟然是一首七言?

    刚刚看到刘邈递上的竹简,周瑜还以为刘邈是在戏弄自己……

    乐府诗自然需要音乐韵律去搭配,不过无论是“歌”、“行”,还是“吟”,大都是四言之诗。

    即便是骚体,也多为四言,难见七言之说。

    如今的七言,就算存在,也大都是七言通俗韵文。

    比如《上郡歌》——

    “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

    再比如《急就篇》,更是先汉时期黄门令史游所作,乃是教学童识字的书本,根本不登大雅之堂!

    就好像是一个绝世美女见到有人要将一个光看上一眼就令人心里不适的丑汉嫁给自己一样。周瑜反正第一眼多少有些不是滋味,以为刘邈一是浅薄,二是无理取闹!

    可当周瑜读出上面的内容时,他整个人却都愣在当场!

    七言之诗,竟然也能够这般押韵?

    韵律柔和,有骚体之美!

    言语凝实,亦有乐府之实!

    周瑜一时间顾不得此地是在孙坚的灵堂,再次朗声高歌!

    这下,即便是孙策这样的粗鄙莽夫都能听出味道!

    无需音乐辅佐,单单以诗韵便有顿挫之意!

    周瑜盯着最前面的“秦时明月”,更是喃喃自语——

    “扬子云赋:欃枪为闉,明月为堠!刘使君之诗借用其字,而用意深矣!盖言秦时虽远征而未设关,但在明月之地,犹有行役不逾时之意;汉则设关而戍守之,征人无有还期矣,所赖飞将御边而已!”

    “此虽惨淡可伤,但结句出人意表,有强汉之风骨矣!”

    周瑜不知为何,在读完这首诗后,竟然双眼湿润,有悲壮之情!

    诗人之词凡百,皆不忍尽、不敢尽、只有此一节尤不尽者,此《春秋》继诗之旨也!

    周瑜没有想到,自己有生之年内,竟然能看到,能听见这样的诗句!

    激动、兴奋,再到最后的惶恐。

    “刘使君方才,要我为此诗作曲?”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