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陈温遇刺 (第1/3页)
淮南,八公山。
八公山,又称淮山、楚山、寿春山。其名称源自于先汉淮南王刘安门下的八门门客,即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晋昌。相传昔淮南王与八公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之,皆仙。成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一典故的由来。
除了风景秀丽,有仙家踪迹外,八公山还与淮河一同构建起淮南方向,能够在南岸居高临下,随时观察北岸动向,让其一兵一卒的调动都无可藏匿,完全暴露在守军面前!
刺史陈温与袁遗立于八公山的一处草棚下,看对岸袁术军军势,也都各自感慨。
“倘若此地是平原丘陵,袁术率军袭来,我哪里有抵抗的勇气呢?”
二人在八公山上,看不见袁营具体细节,只能见到数以万计的毡帐鳞次栉比,如同无数只张开獠牙的甲虫匍匐在岸边饮水。
河水裹着兵器折射的冷光奔涌,倒影里尽是交错的鹿砦与拒马。营地升起的炊烟遮蔽了日光,就连迁徙的候鸟也被迷了方向,被钉死在空中。
这般规模的大军,寻常人怕是一生都未曾见过一次!
一想到要与之为敌,即便是隔着大河,立于山岳,依旧是心中忐忑惶恐。
“好在今年淮河水水量充沛,即便已进入冬,也没有露出浅滩。”
这大抵就是陈温、袁遗等人唯一的好消息。
没有浅滩,意味着袁术兵马虽众,却不能大规模渡河。
以淮河的河水作为掣肘,不让袁术发挥其兵力庞大的优势,也是此战唯一的希望!
二人相信,只要能够团结一致,统一调动九江兵马,那未必不能以小博大,让袁术在淮河北岸寸步不能进入淮南!
两人看了一会,越看越觉得头晕目眩,心存畏惧,便不约而同回去坐在草棚中饮酒闲聊。
“周昂将军明日就能回来。”
“有其麾下丹阳精兵相助,此役更无忧矣!”
“如此甚好!”
袁术军队没有船只,自己这边占有天时地利,毫无疑问又是增添了几分胜算!
不去看袁术那遮天蔽日的军势,陈温的畏惧逐渐退去,竟然生出几分豪情!
“如今大军阵前,我二人却能面色如常,闲聊趣事,便是古之良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