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 第四十四章 新的天地

第四十四章 新的天地

    第四十四章 新的天地 (第2/3页)

以下午再谈。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在车间和办公楼这边的下班铃声还没响起的时候,就提前了十分钟左右去食堂了。

    食堂有红烧肉和炒鸡蛋,不管吃不吃的下,江成和张工都各打了一份,还点了其他的素菜。

    今天基本上只要是厂里的职工,都会去食堂打饭菜。有家里条件不好子女多还有老人的,平时下班可能都要回去吃的,今天也会在食堂打菜。

    荤菜限量的,一人一份,大家买了可以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江成也一样,他吃不了可以拿去给他妹妹那边吃。何况也就中午有,晚上可没有荤菜。

    吃过午饭后,江成又和张工在办公室喝了一会茶。在车间快要开工的时候,张工起身从文件柜拿出了几本封面是厚牛皮纸的笔记本。

    “这是我在厂里工作几年对厂里设备的一些记录和一些改进方式的设想,我去了飞机制造厂也就用不上了,给你的话,或许能帮到你。”张工把笔记本放在江成的办公桌上。

    “好的,我会认真研究研究的。”江成一脸正经的说道,对于面前的笔记本,他内心其实有点不屑的。

    厂里的设备他都看了,落后的很,给他一些设备运行的数据和改进方式,这改进方式还是停留在设想方面。江成不觉得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主要是他认为张工对于一些机械动力的运用根本就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

    张工如何成为工程师的,江成在这些天也了解了个大概。

    在民国时期,也就是解放前很多年,张工的父亲是一家机械厂的修理工。张工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他父亲学习机械修理的。

    后来带着修理技术进入了军工厂,那时候的军工厂也没什么高级的设备去制造枪支火炮。特别是到解放后,很多军工厂因为生产的产品太落后被淘汰。

    解放后,张工因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对很多机械都算是精通。加上国内的工业基础几乎是零,所以张工算是从技术员提升为工程师的。

    这就跟医生和赤脚郎中一样,都是治病救人,但赤脚郎中就属于野路子出身,哪怕本来再好,也会被一些人看不上。

    见江成收下笔记本后,张工就带着他去车间了。张工要调走的事情,厂里不会大张旗鼓的说。但厂里的几个机修工,张工要去交代一下,以后设备出了故障,找不出问题,可能就要找江成来处理了。

    这也就意味着江成以后得了解这些设备的结构和如何操作,想不了解的话,就自己全部升级一遍。

    机械配件厂本来就不是专门搞研发的工厂,一些工程师本来的职责就是了解和吃透苏联那边的设备。

    机修工修理不好或者不会操作的设备,就是要工程师来解决的。哪怕工程师一辈子设计不了也升级不了任何设备,只要能吃透一些进口设备就算是合格的了。

    像张工说的那样,厂里内部要交接的工作并不多,主要是有些经常生产的零件会出现一些问题,老是偏位要进行调整之类的。

    另外就是有些加工产品无法一次到位,以及一些类似的很多问题。

    一个下午就交接完成了,不过厂内的工作虽然交接完成,张工还不会离开。他档案还在机械配件厂呢,就算没有工作交接,他这两天还要来厂里办理调离手续。

    下班的时候,江成带了一本笔记本回去。

    马上要过年了,江成还以为自己能轻松几天。现在张工要走了,他就算不升级厂里的设备,也要在家里看看那些设备图纸了。

    别张工走后,厂里的设备真出了故障,机修工找不出原因。要是江成也解决不了,还要去邀请其他单位的工程师来帮忙,那江成就要丢脸了。

    又不想去研发单位,又不想去限制性强的单位。跑到加工生产厂来当工程师,总不能单纯的去搞研发升级的事情。

    江成带着十多斤厂里发的年货回家,回到大院里的时候,院子里的邻居热情的招呼着。

    原本因为张工要调走,一些工作落在自己身上心情不太美好的江成,看着大家羡慕的眼神。口里说这不算什么,可拿着东西的手还刻意空出一只来,从口袋里掏出一些票证给大家看。

    在大院这边住的这些天,江成觉得住在前院的一个小姑娘有点问题,有几次出前院大门的时候,都能碰到她,那姑娘会主动跟自己打招呼。

    江成怀疑对方在蹲守他,但那姑娘长的很一般,她家里人也多,八口人住两间屋。江成不敢招惹,感觉那姑娘挺有心机的样子。

    “江工,下班回来啦。”

    “对,王婶。李老师,还是你们当老师的工作清闲呀,假日多。”

    江成走到后院,被现在比较熟络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