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新帝新气象(1) (第2/3页)
王体乾坐在右手,以下是刘若愚和四家皇店主管。
高起潜单独一张小桌坐在小皇帝侧后,手中握的是天启大帝的竹笔。
这属于硬笔,也沾墨,是木工划线所用。不过今天开始,小高要练习硬笔书法了,因为小皇帝已经决定制作铅笔了。
张介宾坐在小皇帝对面,除了方正化,他最坦然,因为这个位置没有僭越。
方正化则站在小皇帝身边,做好保护、侍候。
“都别紧张,诸位参加的可是我大明版的盐铁会议。这样的会议以后还会开很多次,这么小心翼翼可不行。”
小皇帝朱慈炅尽量模仿着天启爸爸对臣子的和蔼样子,年幼的脸上透出的摸样反而叫可爱更合适。
徐光启和毕自严对视了一眼。陛下说的盐铁会议,看与会众人表情,估计都以为是卖盐卖铁了,便是二甲进士的倪元璐也是如此。
可是徐毕二人都是高官,毕自严入阁前还是户部官员。所谓盐铁会议,核心本质是国家经济政策会议,那是影响两千年的国家大政。
可是老夫二人要与一帮阉宦开这样的会议?两个人心中都说不出的膈应。
“朕欲扩大国营经济规模,两位阁老,给点意见吧。”
朱慈炅也看出来,除了徐毕,都是打酱油的角色。
“陛下,何为国营经济?”毕自严不再拘泥形式了,直接反问。
“就是由国家或者说朕直接控制的商业产业。简单点来说,就如同皇店。”
“陛下所谓扩大规模是想要再开几家皇店?”徐光启也追问,众太监眼冒金光。
“要是那样简单就好了,那样也配叫盐铁会议?我大明的税收政策不合理,商税严重缺失,国家财政收入早已经入不敷出了。朕的意思是,通过国家产业将商税收上来,利用国家力量发展工商。”小皇帝自有一套自己的经济政策。
“大规模官山海?皇上,万历朝矿监税使四出,景德镇窑户投昌江者数百。今若复设皇营,臣恐天下遍地如苏杭机户般'罢梭之变'!”毕自严看了与会的众太监,摇摇头。
“若是户部直营呢?”小皇帝也知道万历矿监的事。
“陛下,臣不知道是谁给陛下的提议,臣以为其心叵测。宋时王安石之青苗法未必不是良法,却终成害民之法。臣担心户部直营只怕会有更莫测后果。陛下若不知道王安石,臣可以给陛下讲讲。”
毕自严暗叹一口气,小皇帝聪明伶俐,也不知道户部哪个官员给皇帝讲的,私心大于公心。
“陛下,商事只是小补,国家正税还是要以农为本啊。”
徐光启也不看好所谓国营经济,更担心皇帝过于重视商事,忽略农本。
“二位卿家所言朕知晓了,但朕更知道,单靠农事,国家土地养不活我大明人口。发展工商是必须选择。工商先行,能吸纳流民,对稳定国家是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