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朕问》天下(八) (第1/3页)
大明粮食问题的讨论,基本讨论不出个所以然,即便是朱慈炅,也有种茫然的无力感。
他唯一的后手就是诸王的库存,看起来很多,洒向整个大明就跟在干涸的土地上浇盆水一样,对于龟裂的土地不能说毫无作用,但作用很有限。
如果不是应天府人口统计,大明甚至对粮食问题还没有发现,对于各地每年上报的饿死人事件完全无感,对于层出不穷的流民问题完全归罪于士绅兼并。
士绅兼并固然是流民的原因,但士绅土地也一样要养民。朱慈炅第一次跟翁鸿业讨论提出土地产出已经负担不起人口增长了,即地不养民时,大明中枢就开始有些慌了。
士绅侵夺的是小民资产和国家利益,他们本身也是统治阶层的一员,当下层基础要崩溃,他们首当其冲。
应天府和中枢官员联系比较紧密的开明士绅对于皇帝的土地政策和将商业利益开放给他们的行为,虽然抵触,但也表示支持。因为应天府的人口问题,他们也能感觉得到。
当然,这样的士绅比较少,也能快速吃到商业红利。
更多的人是推动自身在朝堂的代表,强烈抨击和反对,甚至威胁。可惜,朱慈炅虽小,但是是皇帝中的异类,不只一次公然喊出要将天下重新犁一遍,而且他的军队实力还在一天天变强。
朱慈炅也是得到了支持的,不管是不是心甘情愿,诸王都毫不犹豫的交出了自己的土地,虽然都是刀架在脖子上的妥协,但谁敢说诸王为蠹,人家是共赴国难的,皇室一家亲。
这场御书房粮食会议的重点很快就变味成了瓜分诸王府库存粮食的分赃大会,因为一开始刘一燝提了下天下沸沸。
朱慈炅冷冰冰的眼神将御书房所有官员都吓坏了,他只回答了五个字:奉诏吃大户。
我的乖乖,谁教皇帝的?
小皇帝要是下个这种诏书,天下士绅集体玩完,绝对无解。虽然绝对也会天下大乱,大明瞬间进入末世。
但皇帝天然就有优势,他有八成的把握重建大明,而末世动乱绝对要死无数人,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完美符合小皇帝要将天下重犁一遍的宣言。
有心开口的人统统闭嘴,绝对不触怒小皇帝,迅速统一将问题变成了调配粮食解决春荒。
北方诸王的粮食没有想象和市井宣传中的多,他们大部分也就能保证自家三五年的存粮,还有代王这个奇葩,他银子不少,但居然没多少粮,他那么多地,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