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法官出炉 (第2/3页)
城恢复了些许活力,但一听说是“伪官药案”案犯家属,锦衣卫都差点挡不住汹涌的民愤,臭鸡蛋烂菜叶一起往他们身上招呼,官兵也成池鱼。
他们害死了好几千南京人啊,还有不少人中招,虽然没有丢命,但冤枉钱花了不少,最生气的就是这些人。
毕竟死人没人看见。
被民怨困扰的天启大帝,他儿子学会用民怨困扰别人了。
朱一冯就算死了,他的家人没有被追究,但也在南直混不下去了,《通报》也有传播到泰兴。
南京紫禁城武楼是等待陛见的官员候传的地方,不过因为小皇帝伤寒,这几日都不见人。寇慎昨日就来报道过了,今天按理也就是走下形式。
他非常冤,昨天遇到同年状元钱士升才知道他的苏州知府已经被撤职了,他的小妾和仆人还在苏州呢,赶紧遣人去接。
他现在还没有新的任命,只有四品官身。不过寇慎不太急,钱状元的拉拢之意非常明显,都是同年,抱下钱状元大腿也无所谓,更何况皇帝近臣中也有个同年阮大铖。
阮大铖很忙,寇慎已经和他约好今日在武楼见一面,所以跟当值太监报道后,他就守在武楼等候阮大铖。
不愧是皇帝身边红人,阮大铖今日也很忙。《朕问》初刊已经通过,正在刊印,结果那边的彩色套印机器出了毛病。
阮大铖大急,皇帝要的五万册,他打死也完不成,但要是五千册都弄不好,他和监事太监刘元斌两个人都要大大掉分。小皇帝的急性子,他们也早摸透了。
见同年,先等会再说。
寇慎只好在武楼前继续等待,反正他如今也没事,然后就等到了张延登,常延龄和施凤来。
不愧是前阁老,本来寇慎以为这三人也是白跑一趟,结果很快就传来消息。宣,地点是在西宫,寇慎也莫名搭车被传了。
张延登的左都御史已经是二品官了,大明十二个尚书都满满荡荡的了,他的位置非常难安置,总不能让人家去凤阳当中都留守吧,这是贬。
张延登在下方汇报查抄事宜,朱慈炅在盯着他的官帽发呆。
“张卿和常卿都辛苦了,造册入库就行。对了,张卿,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南北都察院合并改督政院的事了。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张延登脸色平静,波澜不惊。
“臣谨遵陛下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