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朕问》叙事 (第3/3页)
陛下忧思不减,令免蓟北税赋役,收失主之田于兵部,以军功授田参战义民。上曰:无论何种苦难,我华夏五千年一路走来,皆不忘耕战二字,地绝不能荒芜。
中秋,陛下表功轩辕,嘉奖忠义于长城。惟蓟辽总督袁崇焕,避战诿过,陛下夺其出身文字……”
南兵部尚书王在晋在中午结束堂议后就回到了兵部,南京解封,他也不用每天再去武英殿办公了。他的两个侍郎都换了新人,傅宗龙和刘承训,他回到兵部衙门也是第一次与二人作个勾通了解。
在朱慈炅来到南京后,南兵部的权力大减,因为南直已经快没有卫所没有营兵了,所有军队都已经整编入了皇帝的新六卫和操江水师等,南兵部管不了。
王在晋主持防疫时感觉不到,回到兵部才发现以往的南京第一部竟然没有事可做了,刚好通政司送来《朕问》,可以打发时间。
至于收钱,算了,南兵部订三本就行,这书可以传阅的,给陛下一个面子,找刘承训去。
对于宫中秘闻之类的,王尚书很不感兴趣,但燕山大战写的太简略了,还不如之前的邸报和兵部通报。
天工院这帮人说是参战了,估计和徐阁老一样躲在后方,连三岁娃娃都不如,写得太差,一星差评。
“八月末,陛下见操江I都御史张慎言,涉天津河防海防,漕运海运等多事,竟然忘食,王坤多次劝谏,上邀张慎言同食,遂抚天津。
张慎言陛辞时问,江防与谁,恰袁继咸在列,陛下遂指,曰:袁卿或可假以数日。
上意传回北京,内阁依陛下之意拟旨,袁继咸遂掌操江。陛下闻之愕然,曰:内阁无过,继咸无过,唯时空之隔耳。又亲书一信,勉励继咸。”
刘一燝读到此处,茶碗都差点摔落。京师沸沸扬扬的袁继咸超拔之事,竟然是一句误会,时空之隔就解释了。
《朕问》叙事,小皇帝洗地之作无疑。
刘一燝又往后翻,周王论忠奸写的什么鬼,毫无文采。但他非常满意自己的作品,虽与原稿略有删减,但其意不改。然后他就看到顾秉谦的文章——
无耻老贼,这是陛下的洗地书,不是你们的洗地书,荒唐!
刘一燝大怒,将茶碗拍在案上,茶水四溅。
他愤怒提笔,留下评论: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