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乘蛇游水的童年爸爸 (第2/3页)
蛇的家,它不在这,能跑到哪里?此外,墓主尸体不在,难道奶奶烧掉的不是墓主,而是诈尸的盗墓贼,可装束也不像啊!
是了!衣服被烧得干净,谁又能区分被烧的究竟是不是盗墓贼。至于竹简,当时并不具备保护条件,爷爷本想提醒文化局的工作人员,可担心一旦张口就露了馅,就没有说话。随后,公安对现场人员进行了驱散,爷爷也回到了工地。
但事后的勘察表明,墓室另有乾坤,主墓室两侧有耳室,内有许多青铜器、漆器、陶器等陪葬品,文化局不得不再次介入,先前进入墓室的工作人员被狠狠臭骂了一番,险被开除。
为了追查盗墓贼,公安开展了走访,令人称奇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见过外乡可疑人员在此处逗留。这个时候,生产队长李长材向公安同志提供了线索,说村子里的刘老八和赖皮汉近日失踪,疑似与案件有关。
公安立即查找刘老八和赖皮汉,但始终没有下落,只有爷爷知道,他们是被盗墓贼拉到僻静处埋了。这个结论直到3年后才得到证实,东河下游十里外的杨庄村拓宽河道的时候,在河床挖出一块石头,下面压着两个人,据说脸上还贴着黄色的符。刘老八的女儿就嫁在杨庄,女婿出来扒河,恰巧就在现场,立即就认出了刘老八和赖皮汉,对刘老八破口大骂。至此,刘老八和赖皮汉去向之谜才得以解开。
爷爷之所以主动暴露古墓,是希望趁人多抓住大青蛇,但并没有发现它的踪迹。如此一来,爷爷以为它已经走远,可事情偏偏出了意外。
那年夏天,爸爸6岁,趁着大人不注意,跟着大他几岁的小孩在水塘边玩水。大家各玩各的,也没有人留意到爸爸,爸爸一不留神就滑进了水里。
那个时候带孩子不像现在盯得这么紧,主要是防拐,奶奶交代了太奶奶几句,就做饭去了。太奶奶年纪大了,靠在水塘边的杨树下,笑呵呵地看孙子,看着看着睡着了。过了一会,水塘里戏水的孩子都不见了,太奶奶听不到孩子的嬉闹声就醒了,转头找孙子,怎么也找不到我爸,以为我爸回家了,就回家问我奶奶,我奶奶说没有回家,两人就急了,四处问人,都说没有注意。
扒河一般都在秋冬以后,到了夏天,爷爷就去地里除草拔苗挣工分去了。太奶奶一路小跑到北湖,找到了爷爷,说孙子不见了。
皖北曾有一个大湖,名叫郫湖,面积与今日灵璧县全境相当,深约百米,后黄河改道,黄沙入湖,湖水变浅。清末时政府将郫湖水排出,百姓择岗而居,开垦农田,所以皖北叫种田为下湖,这也是该县虽处中原片区,但重大历史事件记载较少的原因。
虽说大修河道,但村里依然水塘密布。爸爸戏水的水塘就在我家西边,距离院子不足十米。
再说我爷爷回到家里,见到挨家挨户走访回来的奶奶,奶奶说,问过了刚在河边玩水的孩子,都说没有见到我爸。爷爷说坏了,怕是落水了,太奶奶一听,当场站立不稳,晕过去了。爷爷将太奶奶扶回房间,交给太爷爷,和奶奶一起出去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