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越关羽,从水淹七军开始 > 二十章 君臣相疑,其后谤成

二十章 君臣相疑,其后谤成

    二十章 君臣相疑,其后谤成 (第2/3页)

断定陆逊有真本事的?

    面对众人疑问,关羽含笑不语,并不解释。

    心下却惊讶于蝴蝶效应。

    张昭与孙权闹翻这件原本该是发生在十二年之后的事,居然提前发生了。

    至于孙权把陆逊调到一处无关紧要的职务上晾起之事,倒是早有预料。

    只要忠诚的不绝对,就是绝对的不忠诚,

    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主公能忍受下属是这种情况。

    这个时空里,因荆州之失没有发生,陆逊没有显露军事才能的机会,是以并不被孙权重视,区区小计便已奏效。

    不过就算孙权重视陆逊,忍住心中猜疑,不做反应。

    关羽也还有后招。

    攻心计中“主臣相疑,其后谤成”的关键,在于主臣产生相疑之后的操作(构陷)。

    如果此时孙权没有调离陆逊,那关羽随后就派使者隔三差五携礼前往陆口拜访陆逊,同时派使者隔三差五顺江而下到建业给陆家送礼送东西。

    在没有完全撕破脸之前,陆逊根本无法应对。

    要防住此计,需要主臣双方都拥有极高的信任度,以及极高的政治天赋。

    很显然,这两个条件孙权和陆逊都不具备。

    首先孙权和陆逊信任度并不够,且已经产生了猜疑。

    政治天赋方面,孙权略差一些,但勉强够用;而陆逊的政治天赋就很一般了,不然原时空也不会因参与两宫之争,最终忧愤而死。

    在这方面,诸葛亮完全可以当陆逊的老师。

    在面对刘备立嗣问题时,诸葛亮仅用一句“此乃家事,可问关、张”,就把烫手山芋甩出去了。

    而原来的关羽因为政治天赋不够高,就傻乎乎发表了一番看法,引得刘封嫉恨,埋下伏笔。

    不过这都是以前了。

    现在的关羽,政治天赋方面可说是几无短板,就连那些不是绝对可靠的下属,关羽都可以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才能和作用。

    如傅士仁,水淹七军回到江陵之后,关羽并没有第一时间处死傅士仁,仅仅只将其调离关键位置,安排为军中先锋,就立即激发了傅士仁的斗志和忠诚。

    如糜芳,关羽也没有动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