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历史的惯性 (第3/3页)
关羽弯腰捡起弓弩,交给一旁的邓艾,微微侧身,目光越过城下叫嚣的魏兵,看向不远处的坐在马背上看戏的张郃,以及张郃身后飘荡着的“司馬”两字的大旗,坦然道:
“难得张郃有心,将我过往调查得如此清楚。想我幼年丧父,年方十五便外出谋生,奉养老母,发奋图强,方有今日。”
“我以贩卖为生,自食其力,并不以为耻。”
其实关羽想说的是,我从一个人人平等的时空穿越而来,在那个时空里,商人才是风云人物,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所以并不觉得魏兵嘲讽他是商贩而生气。
退一万步说,就算会生气,关羽也不会怒而兴兵。
因为现在季汉和曹魏的攻守之势已异,该着急的曹魏和司马懿,而不是季汉。所以任凭司马懿舌绽莲花,关羽也不为所动。
关羽拍了拍关平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才是丈夫!”
此言一出,关平只是微微一愣,并无太大反应。他打小就没吃过什么苦,虽然觉得父亲说的在理,却很难代入场景,有所触动,仍是觉得对面魏兵吵闹,烦人。
而一旁的邓艾却听得大为触动,看向关羽眼神里都要冒星星了。
邓艾也是出身寒微,十二岁就给人当放牛娃,此前对面魏兵骂人的话虽然不是在骂他,却也让他如坐针毡。
现在听了关羽一席话,顿时豁然开朗,再也没有心结了。
关羽能从一介白身做到大将军,他邓艾也能。
“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我在想,今司马懿连番受挫,却全然不退,连日又来挑战,是何道理?”
说到这里,关羽悚然一惊:“莫非司马懿已分兵去袭汉中?”
“汉中魏延,守军只有一万,兵少智寡,绝非司马懿对手。”
“不过,但按路程计算,诸葛丞相此刻应已在汉中了。”
“希望能够化解司马懿之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