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后记(火种计划) (第2/3页)
它们拥有智慧,不会像丧尸那样没有意识,它们逐步吞噬人类的活动空间。
人类过去赖以生存的耕地、林区、河流,皆可能被异种植物占据,逐渐失控。
以前人类是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而如今,这个位置似乎早已岌岌可危。
正是在这近乎绝望的局势下,“火种计划”诞生了。
这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组织提出的,而是在无数场会议和战争后,由数十个大型基地共同制定的生存共识。
火种计划的宗旨是:重建文明,保存人类希望。
它包含了四个方向:
第一,是设立“世外基地”,集中技术与资源,建成可供人类长期栖居的安全区域;
第二,是储备人类文明的精华,包括书籍、基因库、机械设计图、传统技艺等;
第三,是开拓生存边界,在异变地带设点拓荒,缓解人类对有限区域的依赖;
第四,最关键的一点,是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异能者,只要品格端正、智慧过人、体质合格,便能参与“火种教育计划”。
这意味着,所有的孩子都有了成为人类希望的资格。
计划初期发布的一句口号,在各大幸存者基地广泛传播。
这正是人类,在最黑暗时代之后,重新点燃的文明之火。
在火种计划执行以后,一个研究员忽然在实验室里失踪,这引起了一阵小骚乱和议论。
科学家们想要弄清楚她失踪的原因,但他们的时间不够,资源也不够。
该项研究只能以有危险性暂停。
火种计划还在持续探索中,只是人类对于该计划的信心越来越少了。
如果选择放弃,剩下的资源还能支撑两三代人。
如果继续燃烧资源,可能还能维持五十两。
这对末日以后寿命增加到两百来岁的人们来说完全不够。
直到十几年后,这个研究员再次出现。
她的身边,还出现了很多奇怪的人,他们看起来不像土著。
人们在短暂的警惕以后,内心被巨大的惊喜填充!这是否代表着?火种计划还有转机?
这名研究员就是祝欣。
-
末世里,不管你是男是女,有资源、有实力,才能站得住脚、说得了话。
资源固然重要,可若是缺了实力,那不过是一块明晃晃摆在人前的肥肉,早晚会被人啃得骨血不剩。
在秩序彻底崩坏、丧尸横行的头几年里,这个道理,被活下来的人刻进了骨头里。
枪支、食物、净水、庇护所,这些都是命根子。但最要紧的,是你有没有守住它的能力。
这个世界曾有过短暂的文明,哪怕是再穷再弱的人,也仗着法律与制度能护一护身。
而现在,所有的“制度”二字都已化作一纸空谈。法律如碎灰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