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开顿洋荤 (第1/3页)
莱昂纳尔吓了一跳,仔细端详眼前的年轻人,发觉他确实与未来出版的小说集封面上的大胡子中年人是同一个人。
只不过这时候他的胡子还没有那么粗犷、浓密,而是梳理整齐,贴在上唇和脸颊上;
“1879年……1879年……”莱昂纳尔一边心里念叨着这个数字,确定这时候的莫泊桑仍然籍籍无名,名震法兰西文坛的《羊脂球》还未问世;一边微笑地与莫泊桑轻轻一握手:“这是我的荣幸——但我能问问为什么吗?”
莫泊桑面色愉悦,声调也格外轻松:“你让我看了一场好戏,索雷尔先生。我原以为文学院里都是一些木讷的书呆子,或者轻佻的贵公子。
但你让我改变了对它的看法。你对《费德尔》的阐释精彩之极!”
莱昂纳尔脱下头上的便帽,贴在胸前,微微点头:“感谢您的夸奖,先生!但区区5分钟的课堂演讲,恐怕值不了一个法郎!”
结识莫泊桑这样的未来名人当然是件好事,但是贸然接受邀请恐怕更为不妥;在不清楚他的真实意图之前,莱昂纳尔宁肯谨慎一些。
与一顿免费的午餐相比,他更在意能否赢得莫泊桑的尊重与长久的友谊。
毕竟在历史记载中,这位“短篇小说之王”具有脾气古怪、喜怒无常、骄傲自矜的性格,他在少年时期因为讨厌教会学校,甚至宁肯故意捣乱来让学校开除自己。
如果自己在莫泊桑心目中真有结交的价值,那么这个拒绝不会让莫泊桑放弃;如果莫泊桑只是一时兴起,那自己也没有必要做人家生活趣味的佐料。
莫泊桑显然没有想到莱昂纳尔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显露出一种富有社交技巧的试探——既表现了自己的谦虚,也不至于让他恼怒。
这让莫泊桑对眼前的年轻人更加感兴趣了。
通常来说这样的社交用词只会出现在家境优渥、受过良好的礼仪训练的人身上,莱昂纳尔身上的旧外套和很久没有上过鞋油的皮鞋,显示出他的家庭应该不具备聘请礼仪教师的经济能力。
——他坐在后排时,其他学生的窃窃私语也印证了这一点。
尤其是他刚才报出自己名字时,特地强调了中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