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2/3页)
然,屈原的后半生也就成为了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不该有的悲剧。
纵观屈原的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他的理想和事业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成功了。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情操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文章,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为风骚。
在赵武灵王英雄传中,屈原出场的第一个情节,就是秦国张仪提出三分天下。屈原为了楚国的利益,仗剑意欲张仪一较高下。张仪压不住屈原,导致秦、齐、楚三国会盟失败。秦国的三分天下的阴谋,也无疾而终。随后,屈原、昭阳等人帮助楚怀王改革内政,楚国国力大增。
魏人公孙衍推行楚怀王为合纵长,率领中原诸侯,兵临函谷,五国攻秦。楚怀王见秦国与楚国有二十八世之交,向来保持友好。尤其是春秋时期,吴国以伍子胥和孙武为将,起兵三万,攻破楚都。若不是秦人出兵援助,秦国早就亡了家国。五国攻秦,楚怀王惦记着对秦国的情谊,对中原诸侯阳奉阴违,导致五国伐秦之心不坚定,最终被秦国各个击破。
屈原在郢都以信义二字痛斥楚怀王。随后为了应对秦国,楚国与中原诸侯交恶。屈原为了应对秦国、中原诸侯,于是前往齐国,与齐国结盟。
秦国得到巴蜀,便要攻打楚国。以张仪为使,欺骗楚怀王。楚怀王仗着国力强盛,轻视秦国。他更不相信秦国敢有胆量和楚国开战。结果,齐楚绝盟,丹阳一役,斩杀楚军八万。屈氏男儿也在那场战争之中,为国战死。屈氏的地位,一落千丈。
屈原从齐国回到楚国,以《国殇》悼念为国战死的屈氏一族和大楚男儿。同时讥讽楚怀王刚愎自用,导致数万将士战死。昭氏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联合屈氏向楚怀王施压。楚怀王被迫不得不调集大军与秦国再次开战。楚国上下一心,势如破竹,攻克秦国关隘,收复疆土,兵峰抵达蓝田。蓝田是秦国抵御楚国最后一道关卡。楚国攻破蓝田,秦国关中之地,便无险可守。
楚国对秦用兵,战场形势一片大好,楚怀王却与秦国缔结城下之盟。
楚国的背盟,再次伤害了齐国。齐王田辟彊对楚怀王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