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秦昭王、楚襄王质子人生路 (第1/3页)
不知不觉《赵武灵王英雄传》这部战国三十年的小说,写到了第六卷《塞北四郡》。由于在这部小说里面,提到了三个人物…燕昭王职、秦昭王稷、楚顷襄王横。
这三个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曾出使他国为质子,然后回到本国为王,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并在战国史上留下了隆重地一笔。今天呢?就不更新下一章节,简单地说说这三人的质子人生路。
燕昭王职是《赵武灵王英雄传》中第一个提及到出使他国为质子之人。
燕昭王职前往韩国为质,一则是为了避祸,二则是为了燕、韩交好。燕昭王职前往韩国为质,从战略上看,燕、韩结盟对赵国的威胁最大。但战国注定不会太平。
随后,燕王哙开历史先河,禅位权臣子之。太子平不服,从齐国回国争位。最终引发了长达数年的子之之乱。这场动乱,导致燕国死了数万人,君臣惶恐,离心离德。于是,齐宣王田辟彊看准时机,起五都之兵,不足六十日攻破燕都蓟城。
燕国险些亡国。
齐国吞并燕国,声势浩大,也会威胁到赵国的安全。赵武灵王刚结束和秦国之间的战争,决定插手燕国内政。于是,赵武灵王就派乐池前往韩国,有说韩宣王康。韩、赵达成同盟,一起护送燕质子职归国。燕质子踏上了漫长归国,争夺王位,复兴燕国之路。
齐国最终被诸侯击败,退出燕国。
公元前312年,燕质子职成为燕国第三十九任君主,这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继位后,一心为雪国仇家恨,在易水之边,高筑黄金台,广招天下贤才。燕昭王在位期间,休养生息,图存图强,避免卷入中原混战的局面。燕昭王在位期间燕将秦开大破东胡、朝鲜、真番。上将军乐毅(沙丘宫变,离赵逃魏,前往燕国)联合五国攻齐,占领齐国七十多城,使齐国只剰莒、即墨二都尚存,造就了燕国的盛世。
秦昭王稷是《赵武灵王英雄传》中提到的第二位前往他国为质子之人。
秦惠王晚年,崇尚迷信,偶然间他得知一个预言。那就是祸乱秦国者,楚人也。秦惠王为了避祸,也为了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将芈八子长子公子稷不远千里送去燕国为质。秦惠王之举,一则是为了消除祸端,二则是为了增加一个盟友。从战略上看,秦、燕结盟,威胁最大是赵国。
公元前307前,秦国的少年君王秦武王荡,为了实现拔宜阳,通三川,以观九鼎,取周而立的伟大夙愿。秦武王亲自举周室的天下。然,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让人无限的唏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