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太傅 (第2/3页)
冠,覆盖在肥义头上。加上赵豹以身份、地位,出语高压。肥义虽有理,也不好与之争辩。公子成、赵豹两人的地位,岂是他人能够动弹的。肥义见众人盲目跟随,叹道:“赵国,正因为有太多你这种墨守成规的人,才难以兴盛的。”
赵雍与肥义相处有些时日,知他满腹经纶,可以安社稷。肥义不加辩驳,也不说出胸中之志。其深意,一则是迫于局势,另一则,怕是对自己这个国君,充满失望。赵雍也不想为难他,将目光落在李兑身上,“左司寇,你的意见呢?”
李兑看懂了朝局,拱手道:“君上,事关国体,新政之事,应当从长计议。”
赵雍面向众人道:“国尉、国柱,你们的意思呢?”
国尉、国柱相对一视,“事关国体,请君上三思。”
争论半日,新政一事,尚无结果。赵雍宣布散朝,往后宫走去,嘴里骂道:“老匹夫,总是逆寡人之意。”
赵雍心情不畅,遇路而行,行到藏书阁。
藏书阁是存放了许多贤圣古籍,这里汇聚许多圣人的智慧。赵雍凝视着藏书阁古老的三个字,忽然,灵光一闪,道:“太傅通六艺,晓古今,乃博时通达之人。与其,在这里苦添愁恼,何不去请太傅解忧。”
赵肃侯语封费游通为太傅,教导太子学业。费游通教导太子学业,也是兢兢业业。居在宫中,一住就是十年。随着赵肃侯语离世,赵雍即位。他会步上一个新台阶,也会得到新君的倚赖与重用。然而,费游通做出一个让众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主动上书,请求归隐山林。
赵雍身边亲人尽去,不舍太傅离开。便让他去藏经阁专研学问,修正古籍。不允许,任何人去打扰太傅。转眼间,一年时间,悄无声息的走过。赵雍先忙于君父葬礼,应对诸侯。跟着一大堆国事,压在这个少年肩上。若不是偶然经过藏书阁,也不会想起太傅。
“太傅,君上到了。”一名女婢急色道。
费游通闻言,亲自出门相迎,拱手道:“不知君上驾临,有失远迎。”
“太傅,不必多礼。”赵雍,见太傅白发飘然,下颌白须,长了不少。太傅宛如仙风道骨,世外高人。见他佝偻着身子,赵雍上前搀扶,“寡人,途径藏书阁。想到太傅,就过来看看。”
“谢,君上记得我。”太傅做礼,安详道:“君上,里面请。”
赵雍站在门口,停了下来,对着身后的人道:“你们在外面候着。”
众人齐声道:“喏。”
进入藏书阁,赵雍也不拐弯抹角,直接禀明了来意,“请太傅为我解惑。”
女婢,捡了些精致的糕点,呈上好的茶水,送了过来。将茶水和糕点放好后,躬身退了下去。赵雍知道,太傅修身养性,陶冶自然,酒色不沾。端起眼前的茶水送到嘴边,抿了一口,将朝堂之事,和盘推出。说道情急之处,赵雍的情绪波动激烈。好在,赵雍不是乡间野子,否则,言语定会粗俗不堪。
费游通身居藏书阁,不过问赵宫内政。但他,时刻留意着赵国的动向。更注视着自己这个不受约束的学生一举一动。赵雍前来,他早已猜到对方的来意。一边倾听赵雍之语,一边面带慈祥的笑容,替他斟茶,“君上欲行新政,这是一件好事。”
赵雍也认为是件有利于振兴国家的大事。他不理解,怎会遭到大臣的抵制。
“君上,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