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赵武灵王英雄传 > 第二十一章 赵氏雄风

第二十一章 赵氏雄风

    第二十一章 赵氏雄风 (第2/3页)

的原则,既王位由正后所生的长子继承,如长子早死,有子即立其子,无子再由嫡次子顺序继承。只有在正后无子的情况下,才考虑庶生的长子。王上无子则依照穆亲疏顺序选立继位人。制订这套制度是为了避免皇族内部因争夺王位而激成内讧,希图借此保持皇位交替的相对稳定。

    其次,嫡长孙继承。周平王东迁,太子早逝,长孙周恒王继位。

    但秦国与赵国除了上面两种继承制度,也打破了周礼的局限性。嫡长嫡孙贤能不足以为王,把江山交给他,江山安能不亡。秦赵两国储君继位制,多了一种选择,乃择贤而立。故而,赵简子鞅临死前,宗主之位不是世子伯鲁,而是由从侍翟人之女,生下的庶子赵毋恤继任。秦献公的继任人选择嬴渠梁,而不是长子赢虔。

    嬴渠梁临死前,立赢疾而不立嬴驷,这也符合祖宗之法。然,嬴渠梁选择了嬴驷,而非赢疾,此乃嬴驷的才能远在赢疾之上。秦孝公坚信嬴驷能很好的驾驭秦国诸臣,重整秦国雄风。嬴渠梁选择嬴驷那一刻,心里面已经做好了抛出商君。商君的结局,只有一死。

    “君上,秦国在秦献公时,在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废止数百年的人殉制度、迁都栎阳、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数次发动收复河西失地的战争。由于秦国内斗,整体国力下降。魏国变法,蓬勃发展,那时的魏国太强大,诸侯国皆不敢与之争先,秦国又怎么是他的对手。秦献公的惨败,嬴渠梁历历在目,也刺激了那时方才二十岁左右少年的心。嬴渠梁在君父榻前,立下誓言,他日必将振兴国力,一雪前耻。嬴渠梁继位,无时不刻提醒自己勿忘了先君遗志。他在位二十多年,兢兢业业,推行休养生息,改革图新。”田不礼,深深吸了一口气,道:“秦国的强大,乃历代秦国先君努力,及秦国霸主的根基。中庶子运气比较好,赶上了秦国重振雄风。君上,中庶子为秦相十几年,变法两次,秦国的大功臣?然,嬴渠梁死后,中庶子被腰斩于市,处于车裂之刑,秦国朝堂上竟然无一人出言为之求情,秦国也无发生骚动。这是为何。”

    赵雍,道:“请上大夫赐教。”

    “庶子之法,惹得天怒人怨,不得人心。否则,庶子临死前,怎会没有一个朋友。庶子不死,秦国难以长存啊!”田不礼,掷地有声道:“诸侯皆知商君之法,不识秦孝公之道。若非嬴渠梁之功,秦国怎能强大。若非秦公嬴驷及诸臣之力,嬴驷何来称王的资本。臣以为,中庶子之法不可取,商君之法,苛政暴虐,泯灭人性。尤其是,连坐法,更是天理不容。中庶子的连坐之法,一人犯法,集体连坐。表面上看去无懈可击,能够让人团结一致,共同对付外敌。但秦国百姓为了遵法,就会出现子提父,父防子,兄弟反目,妻离子散,身边没有一个人值得信赖。曾经倍感温馨的家庭,也找不到当初家的感觉,整日活在恐慌之中。害怕一觉醒来,就被连坐,死的不明不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没啦!

    中庶子为了变强,无所不用其极,乱了礼仪伦常。百姓没有自由,没有思想,没了仁义道德、礼义廉耻。连人的天良也被抹去。中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