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赵武灵王英雄传 > 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

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

    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 (第2/3页)

家根基。君上的美政,岂非空谈。眼下,最重要的是稳定大局。”

    赵雍,盯着他的眼睛,道:“你为什么,没有随波逐流。”

    “臣生性愚钝,坚守心中的真理。不懂随波逐流,亦不愿同流合污。世人皆浊,唯独其清。若为登上高位,违背初心。这样的官,不要也罢。”肥义,皱着眉头,续道:“如若仕途不顺,邯郸容不下我。大不了,我回到代地,放牧打猎,了我残生。”

    “好一句,世人皆浊,唯独其清。”赵雍见他所言,字字发自肺腑,宽慰道:“大司马,寡人不会放你回代地放牧打猎,悠闲度日。今日,寡人就依你之言,不追究他们的责任。但,寡人有个条件。他们不能留在邯郸,更不能身居要职。”

    “君上,圣明。”

    翌日,举行朝会。这几日,赵国风云突变,令廷臣惶惶不可终日。他们除了身体上的摧残,还有一层精神上的煎熬。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也不会停留。

    赵雍命人抬出三箱收集来的证据,命韩忠举着火把,当着众人的面,点火烧之。这些人,昔日犯下的过错,赵雍可以不追究,也会给他们一个机会。但是,跟随国尉赵寅犯上者,他是不会宽恕的。廷臣似乎明白,赵雍此举的用意。

    面对这种赏罚,廷臣跪拜,皆高呼,道:“君上圣明。”

    朝会后,赵雍位立龙台高阁,目睹天边被夕阳染红的色彩。抬头望着一行行飞禽纵横与天地之间。一片飞禽洁白色的羽毛,映入赵雍眼中,见着白羽随着微风摇摇欲坠。赵雍伸出左手,白羽轻轻落在他的手上。细看着手中这片羽毛,这么微小之物,竟能使飞禽纵横九天。

    许久后,赵雍对着身后之人,问道:“上大夫,寡人此举,你心中可有怨言。”

    田不礼,低头沉思,不发言语。

    赵雍,声调颇为平静地说道:“你会说,寡人不该让那些人活着。寡人应该将他们处斩,以告戒臣民。然,寡人,手中一把火,却将你劳苦收集到的证据烧之。让你的努力,付之一炬。你,埋怨寡人,也是情理之中。”

    “我的使命是替君上收集罪证。如何处理罪证,已不是我的职责。君上仁慈,饶他们性命。但…”田不礼,睨视一眼,继续说道:“他们不会感念君上的恩德。他们就好比一颗毒瘤,若不连根切除,只怕往后,会危害无穷。君上,对待这些人,不能心慈手软。”

    这些,赵雍又何尝不知。赵君此举,的确是违背了初衷。可,他身为国君,考虑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他的一把火,不仅烧毁了大臣犯错的证据,同时也稳住了朝局,更保住了赵国的根基。最重要的是赵雍明白,赵国是病了,需要时间去治理,不能冒进。

    赵雍,面色沉静,心中泛起波浪,他道:“这些时日,辛苦你了。寡人累了,你告退吧!”

    田不礼欲言又止,他自诩阅人无数,善于揣摩他人心思。面前的这个少年,他真的有点读不懂。智者止于言,他不会选择成为愚笨之人,行礼道:“诺。”

    田不礼走后,史官迎了过来,问道:“君上,臣,应该如何记载近日发生的事情。”

    赵雍转过身来,道:“你想怎么记录。”

    “赵寅谋逆,乃罪不可恕,应将他们犯下的罪责,昭告诸侯列国。”史官凯凯而谈,却久久得不到国君的回应,善于观察的他深知自己的话没能切中要害,及时停了下来,问道:“君上…”

    赵雍神情迷惘,望着天边的云彩,忽觉有点黯然神伤,“我们总是爱记住别人犯下的过错,却忽视了他人曾经立下的汗马功劳。难道就因为犯下一次错,可以全盘否定他人的一生。”

    史官深深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否则,怎会听见国君说出如此一番胡话来。赵雍长袖一挥,史官躬身退了下去。他不明白自己据理力争,怎会惹得国君不高兴。韩忠见史官喃喃自语,走了心神,险些撞上了他,停下脚步,“大人,你是怎么了。”

    史官回过神来,拱手歉然道:“我刚才出神,险些撞了大令。还请大令,不要见怪。”

    韩忠,问道:“大人,因何故出游。”

    “还不是…唉”史官,重重叹息,见刚才的经过说了一片,压低声音道:“大令,君上是什么意思。”

    “君上的意思,你还不明白。”韩忠,出言提醒道:“君上的意思是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

    这下,史官脑子更乱了,他身为史官,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