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北燕国 (第2/3页)
兵五万,攻打赵国。
如今,攻赵已过数月。燕国取得的战绩甚微,五万燕军,竟被小小的一座城池阻拦,不能前进半步。燕太子哙和将军子之,站在高高的土丘上,凝视着这座牢不可破的城池。姬哙看了看平城,又抬头看了夜空,怒道:“小小平城,阻挡了我五万大军。子之将军,我们算是丢尽了燕人的脸面。”
子之瞥了一眼身旁的太子,双眼目视着前方,语调平稳,“太子,休要生气。平城虽小,易守难攻。但非牢不可破。”
姬哙听他此言,想必是有了攻城的妙计,忙道:“此城可破,请将军言之。”
子之的双眸绽放自信,就好像攻破眼前的城池,他已在掌握之中,“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开始攻破的。”
姬哙闻言,心里有些气馁。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话是这么说,怎样才能从内部攻破敌人的堡垒,这是关键。姬哙,问道:“将军之言在理。堡垒内部,应如何破之。”
子之,指着眼前的城池,方言道:“太子只需静观其变,今夜平城可得。”
姬哙见他语调随和,言语却是不容质疑。沉默了许久,姬哙,忍不住问道:“出兵之前,将军说赵国代地,一月可得。今,攻赵快两个月了。我们除了攻破赵国几座小城池,便无大的进展。近日,君父来信催促,要我等尽快取得战果。我应该如何回复君父的来信,还请将军赐教。”
子之,淡淡道:“太子,只需实话实说便可。”
“子之将军,君父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敢说实话吗?”姬哙,沉思片刻,重重吐出一口暖气,道:“赵国久攻不下,我们撤兵吧!”
姬哙见子之不开口说话,默认为是对方接受了自己提出的建议,续道:“此次攻赵不利,责任全在我的身上,与将军无关。回国后,君父治罪,将军大可将过错推在我的身上。我是君父的儿子,君父动怒,也不会拿我怎么样。”
子之唇角微动,太子的想法太单纯了。此次攻赵不利,国君处罚的人,除了太子,还有自己这个将军。子之,又恼怒,“我在太子眼中,就是缺少担当之辈吗?”
姬哙见他误解自己的意思,忙道:“将军不要误会,我不是这个意思。”
“太子的意思,我在明白不过。”子之,盯着对方慌乱的神色,一字一句,道:“太子,我们在一条船上,同进同退。事到如今,你觉得,我们还有退路吗?”
姬哙沉下心来,思考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意思。
“五万大军攻赵,劳民伤财不说,没有取得半点功业就撤兵回国。试问,国君会怎样看待你。百姓,又将如何看待你。诸官,又将怎样对待你。”
姬哙,冷色道:“我为燕国太子,何须看他人脸色。”
子之摇了摇头,眼前的太子过于意气用事,“就因为你身为太子,才更需要国君、诸官的态度。攻赵不利,一旦回国,太子,你的一切,全部都没有了。”
姬哙,诧异道:“将军,你的话是什么意思。”
子之不慌不忙地道:“如今燕国的朝堂之上,明争暗斗。太子伐赵,无功而返。反对太子的人,便会以此大做文章。国君动怒,太子你的地位可就危险了。”
姬哙闻言,一点也不担心。他是燕国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