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三晋恩怨 (第2/3页)
不是以魏使称呼他,而是亲切地喊他犀首。公孙衍举樽,朝着赵君的方向,拱了拱手,扬起脖子喝光了樽中之酒,赞道:“赵酒名不虚传,果真是好酒。”
赵豹笑道:“犀首,此酒还有一个名字。”
“哦。”公孙衍,道:“请赵相赐教。”
“丛台酒。”赵豹,抚须含笑,道:“犀首,你觉得赵酒好喝,还是丛台酒好喝。”
公孙衍也是品酒名家,丛台酒与赵酒相比,各有风骚,一时之间都不知晓,究竟是赵酒好喝,还是丛台酒好喝。但论声名,赵酒早就传遍了诸侯列国,丛台酒却是默默无闻。然,公孙衍品酒,是以酒好坏而论,不像其他名仕,注重酒的历史,出自何人之手。在这类人眼中,酒的历史越悠久。若是出自德高望重的人之手,此酒必会名声大噪。这类人饮酒似乎喝的不是酒,是看的酿酒的人。公孙衍认为好酒,饮之让人荡气回肠,饮了还想饮。
公孙接过侍者端过来的两杯酒,饮之神情舒畅,赞道:“都是好酒。”
丛台宫人闻言,一阵大笑。
赵豹闻言,又给犀首出了一个难题,问道:“犀首,这两杯酒,你能分得清那一杯是丛台酒,那一杯是赵酒。”
犀首闻言,顿时觉得好笑。品酒之人,不知酒名,只顾畅饮,那是酒徒所为,亦是庸俗之人。犀首取过两尊酒,闻了闻酒香,在看了看酒的成色,指着一杯酒,道:“此乃赵酒。”
“这杯酒乃丛台酒。”
侍者点了点头,表示犀首所言正确。
赵豹,大笑道:“犀首,不愧是酒色之人,一饮一看就知。”
犀首,惭愧道:“我平生最爱饮赵酒。可惜,市面上流传的赵酒,皆是次品。上等赵酒只能在赵宫中才能喝到。即便是次等的赵酒,我也是爱不释手。”
赵雍,笑道:“今日,寡人与犀首一同买醉,如何。”
“好。”犀首俯首击掌,道:“今日,我豁出去了,定要喝上几坛赵酒,才够痛快。”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大笑。
公孙衍端起一樽杯酒,面向赵君,道:“赵君,诸侯列国之酒,我无不畅饮之。丛台酒,我是第一次饮。这么好的酒,若是出售列国,必会受到好酒人士的追捧。此酒只在宫中饮,未免太可惜了。”
“此酒,因丛台宫所酿制。寡人取名丛台酒。丛台酒历史太短,诸侯列国又无声名。倘若丛台酒,流传诸侯列国,酒质不好,酒色不香不醇,岂不是惹天下诸侯笑话。”
“赵君,此酒乃好酒,上品。”犀首,道:“丛台酒必定会名震诸侯。”
“有犀首这句话,寡人放心了”
“我身在魏国大梁,皆听人说赵国的丛台宫,是何等气势恢宏,桂殿兰宫。又是何等的琳琅满目,贝阙珠宫。我心神向往之。”公孙衍望着大殿,道:“今日一见,名不虚传。丛台宫,享誉诸侯,名动四海。”
赵雍闻言大悦,举着酒樽,道:“犀首,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