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韩魏伐齐,以争天下 (第2/3页)
士与齐国相争。三万人足以试探出齐国的底蕴。”嬴驷有意停下来,吐出一口气,问道“你有什么意见。”
赢疾笑道:“嬴华能征善战,是我赢姓赵氏的好男儿。让他统领大秦将士与齐国相争,我没意见。”
“左庶长,秦国和齐国相争,你估计一下,谁输谁赢。”
“齐国实力比秦国强点,此战我们会输。”
“接着说。”
“其一,我们是在齐国本土,与之交战,齐军将士自然会奋力一战。其二,齐威王两次变革,齐国地广人多资源丰富,良将犹多。其三,我们劳师远征,后方空虚。韩魏两国见我军败了,也会反戈一击。”
“你看到了我方的劣势,但忽略了我方的优势。”嬴驷往前走了几步,“其一,我军虽是劳师远征,但锐气旺盛。其二,齐国良将虽多,他们功高,对新君田辟彊多有不服。其三,田辟彊乃竖子一名,缺乏胆识和魄力。其四,我大军抵达魏韩边境,时刻注视着战场上的动态。若是韩魏耍心机,切断我军归路,我们与之开战。”
“王上所言甚是。”赢疾拱手道:“王上,我去安排出征的将士。”
嬴驷大袖一挥,杀伐果断,“去吧!”
东出函谷,争霸诸侯是嬴驷平生地夙愿。
秦国派出使者将国书送至魏国。秦使没有直接去见魏王,而是先见了魏相张仪。张仪看了秦国国书,暗自皱了皱眉头,“秦王真的打算与齐国以争天下。”
“王上信心满满,势在必行。”
“此举太冒险了。”张仪感觉手中这份国书很沉重。
秦国与齐国开战,赢了,则可威慑诸侯。败了,秦军无敌的神话便被破了。三晋、楚国和西戎与秦国皆有领土相争。秦国一败,敌国便会联合起来共同讨伐。秦国好不容易打下的大好局面,就会前功尽弃。张仪怎么也想不明白,秦王和左庶长乃聪慧之人,怎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秦国的敌人不是齐国,而是三晋。晋国压制秦国数百年,魏国也曾压制秦国百年不出函谷。秦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收河西,占据函谷之险尧山之固,东出中原有望。一旦秦齐开战,秦国落败,处境不容乐观。秦使见张仪愁云密布,怯声地问道:“张相,这份国书有何不对。”
“齐国乃当世东方大国,秦国国力比不上齐国。一旦秦国与齐国开战,秦国有几成胜算。”
秦使道:“至少有五成。”
“大使,你太乐观了。”张仪摇了摇头道:“齐王田因齐甍,其子田辟彊继位。齐国功勋卓著的沙场老将虽对新君多有不服。面对国难,他们会放下成见,齐心协力,共赴国难。齐王田辟彊也要一场大胜,来巩固自己的威望。一旦开战,齐王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都要取得胜利。齐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秦国取胜几率不足一成。”
秦使不以为然,“大秦锐士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魏国精锐魏武卒也被我们打得溃不成军。秦国屡败三晋,压制楚国,西扫蛮戎。秦剑锋利无比,谁敢与之争锋。”
“齐国将会是秦国真正地对手。我们输了,秦国危矣。”张仪一声苦笑,吴起以魏武卒精锐数万便攻破秦军数十万,迫使秦国迁都。一代雄主秦献公也战死疆场。
秦国经过秦孝公嬴渠梁、秦王嬴驷两代人的努力,国力已然增强了不少。桂林、马陵两役魏武卒精锐尽丧齐国之手,魏国名将庞涓阵亡。
秦国东出雕阴第一战,与魏国杂牌魏武卒打得是相当艰难。那一战,秦军数十倍与敌交战,才取得胜利,而且是惨胜。这些惨痛历史,怎能忘记。秦国收回河西,若非有其他诸侯国牵制魏国兵力。秦国,与之一战,也怕会输的很惨。
魏武卒尽丧,齐、楚、秦、赵、韩五国也不能奈何魏国的领土。足以见得,魏武卒乃当世的精锐。秦国经过两代人的努力,与魏国相争,也是不分高低。齐国的竞技之师,是战场上打磨出来的军队。秦国这一次将会遇到真正的对手。
秦使问道:“张相,你是打算写封国书澄明利害,让我带回秦国。我来魏国时,大军已经准备出发。我回去将这封国书交给王上,还来得及吗?”
张仪展开竹简,奋笔疾书。秦使的话,倒是提醒了他。张仪放下手中的笔,摇头道:“大使不分昼夜地回去,也需要几日的时间。如此已然来不及了。”
秦使急道:“我们眼睁睁看着大秦将士陷入危局,什么也不做。”
张仪想了想,答道:“唯有联合韩魏两国,一同对付齐国。合三国之力,对付齐国。”
张仪携着秦使,进入大梁宫,面见魏王嗣。
魏嗣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