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齐王问政,赵送燕质归国 (第2/3页)
已经领会了田辟疆心中没有表达出的意思,反问道:“王上,打算如何处理。”
田辟疆思倾半响,答道:“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不足六十日而举之,乃天下更古未有之事。人力不至于此。寡人不取,必有天殃。然,取之,天下诸侯联合起来攻我。取与不取,寡人亦难抉择,故而前来请教先生。。”
孟轲思之,答道:“王上取之而燕民悦,则取。此乃武王伐纣之为。王上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此乃文王之为。王上出兵燕国,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燕地之民,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燕地之民,迎王师以避水火。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寡人取燕,诸侯忌惮齐国之势便会谋救燕国。”田辟疆叹道:“若诸侯联合攻打齐国。寡人应该如何待之。”
大司马田和也道:“齐国虽强,但不能与天下诸侯为敌。齐国对三晋,胜负尚且不分。再加上楚国、秦国及越国。齐国一国之力对抗天下诸侯,齐国危矣。”
孟轲笑道:“夏桀暴虐荒淫,民心尽失。成汤不足七十里,亦不惧夏桀淫威,敢于起兵灭之,为政天下。齐国坐拥千里之地,精兵强将,岂能畏惧天下诸侯。”
“好。”田辟疆拍案道:“成汤不足七十里,敢于争天下。寡人拥有千里之地,岂能不如之。燕地及燕地之众,寡人要定了。”
孟轲见王上领会自己表达的意思,以微笑示之。
田婴淡淡地问道:“我们取了燕地,应该如何管之。”
“齐相说的不错。寡人取了燕地,应该如何管之”田辟疆问道:“寡人如何才能让燕地之民,甘心成为齐人。燕地之众不思旧主,亦不反叛。”
“徯我后,后来其苏。”孟轲答道:“燕王哙不思祖宗之恩德,数百年基业拱手相送他人。新王子之不安民,而虐其民。王上以匡扶君臣之道,起兵讨伐。燕地之众皆以为王上之举,是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王上伐燕,燕地之众不抵抗,反而打开城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王上想要燕地之众不思旧主,亦不反叛,成为齐人。我认为王上应该以王道,实行仁政,善待他们。”
“先生之言,差矣。”田辟疆冷声道:“燕地之众非我齐地之民。攻破燕国,乃天佑大齐,亦是寡人霸道所然。寡人以王道善待燕地之众,不能令齐国之民及三军将士心服。”
孟轲问道:“王上想要用霸道之术,管辖燕地。”
“正是。”
“王上以霸道之术管辖燕国,燕地之民势必会反。”
“燕国将士不能抵挡齐师。区区燕地之众岂能抵挡之。”田辟疆双眸露出一股寒冷地气息,肃杀道:“燕地之众,敢反叛寡人。寡人以霸道之术,震慑他们。”
“王上得了燕地,不行仁政,善待燕地之民。燕地之民便会思念旧主,大举反叛。请王上三思。”
“燕地之民思念旧主。寡人便毁其宗庙,迁其重器。燕地一人反叛,寡人便以重典,灭其三族。”
“燕地之民乃大水,齐师乃大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孟轲躬身道:“请王上三思。”
燕国是被齐国攻破。燕地之民实乃亡国之众,怎能用王道仁政对待他们。燕地之众,安能享受与齐国之众同等待遇。田辟疆既然决定夺取燕地及燕地之民。如果想燕地之众永远臣服齐国,唯有实行霸道之术管之。田辟疆此行达到了自己前来的目的,也不想与孟轲纠缠这个问题,起身告辞。
齐国攻破燕国的消息,传到赵国邯郸。齐国破燕,引发了赵君雍及赵国大臣极度不安。
赵君雍在丛台宫召集文武大臣,问道:“齐国不足六十日便攻破了燕国。诸位,你们有什么应对之策。”
“齐国不足六十日攻破燕国。”大司马肥义惊道:“齐国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田不礼道:“齐国得了燕国。赵国也就危矣。臣建议,我们出兵燕国,帮助燕国复国。”
公子成道:“齐国乃东方强国。今又得了燕国,实力大增。我们出兵燕国,便是与齐国为敌。齐强赵弱,乃不争之实。我们出兵,不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