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朝局 (第3/3页)
相邦仁慈、宽厚,为国操劳。死后,连一个守灵的子嗣都没有。这是何其的凄凉、悲哀。人生之悲,也不过如此。”
“寡人也是这样想。”赵雍叹道:“可赵律,寡人也不能违背。否则,律法的威严何在。”
“君上可以换一种处罚的方式。”
“什么方式。”
“让赵耀为历代先君和相邦终身守灵。”
“好。”赵雍点了点头道:“就这么办。”
相邦赵豹死了,对于赵雍来说,失去了一个辅佐能臣、贤臣。
宗室子弟君最贤,这是赵肃侯语对赵豹的评价。
赵肃侯临终前将赵君雍托付给他,一则是赵肃侯明白一个道理,赵豹若在,赵国便不会乱,赵国也不会陷入内斗,空耗国力。其次,赵豹为人忠正,一心为国,不会为自己以权谋私。最重要的是赵肃侯相信,赵豹能够制衡宗室、稳定大局,自己的儿子也能够坐稳君位。赵雍继位之初,也多亏有赵豹辅佐,赵国上下一致,解了魏齐秦楚燕五国会葬之围。赵国能有今日,与赵豹的成就是分不开的。赵豹走了,有人忧伤,就有人欢喜。
大司寇公子成府邸,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好不热闹。然而,公子成却表现得很反常,拒不见客。
其子赵英不解地问道:“父亲,孩儿不懂。”
公子成瞥了一眼儿子,漫无经心地问道:“你有何不懂。”
赵英道:“赵豹死了,相邦之位也就空了出来。外面的大臣,都是来恭喜父亲的。父亲…”
公子成截断道:“为父应该接纳朝臣的好意,向众人释放善意,为自己登上相位,铺平道路。”
“孩儿也是这么认为的。”赵英道:“赵国朝局理应掌控在父亲的手中。父亲不仅是赵君的亲叔叔,位居宗室。父亲也是赵国的大司寇,身份地位显赫。相邦之位,非父亲莫属。”
“英儿,你是不是对父亲的表现,有些失望。”
赵英点了点头,算是回答。
“英儿,为父送你一句话。”公子成道:“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任何人都夺不走。不是你的,不要强求。”
“孩儿不懂。”
“为父若动了这个心思,恐怕早就活不到今日。”公子成缓缓道:“先君以我为大司寇,你可知道为何。”
“请父亲教我。”
“表面上先君是重用我,让我地位崇高。实则是为了监视我。先君语在位二十几年,我若动了其他心思,岂能活在今日。先君去逝,也留了几手,制衡我。国尉赵寅伏法被诛,这就是先君语的杰作。”公子成叹道:“先君语对我不放心啊!赵君雍对我更是不放心。”
“父亲的意思是说…”赵英吞没了几口唾沫,不敢把后面的话说出口。
“你是聪明人,为父不说,你也明白。赵君雍的心思,比先君语还要复杂,更令人琢磨不透。赵豹走了,相邦的位置空了出来。我在这个敏感的时候,积极结交朝臣。这些事,传到了赵君雍的耳里。他会怎么想。”
赵英经公子成点播,幡然醒悟。公子成是赵君雍的叔叔,在宗室之间说话颇具有影响力。再加上,公子成在赵国还有一个身份…大司寇。公子成在联络朝臣,谋求相邦一职,必会被人认为,他有觊觎君位之野心。赵国没有人可以制衡他,赵君雍寝食难安。
公子成见孩儿一点就通,淡淡道:“相邦那个位置,太显眼了。为父是不敢坐,也不能坐。为父坐了,不出几年,赵君就会对我出手。何必为了几日的风光,给自己带来灾祸。”
“父亲说的对。孩儿利欲熏心,没有想得这层。”赵英问道:“相邦之位,父亲不坐。谁还有胆量去坐。”
“赵豹临走前,一定推荐了合适的人给君上。”公子成不在乎道:“谁坐那个位置,为父一点不在乎。为父在乎的是赵国朝局的动向。相邦一走,赵国的朝局又该动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