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国,我回来了 (第2/3页)
虽继位只有三年,也是赫赫功业。孩儿自觉不如他。然,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燕王职安慰道:“母后,请节哀。”
燕易后平复自己的心境,问道:“他是被谁害死的。”
燕王职见母后的反应太过激烈,答道:“他不是被人害死。秦王荡是举周鼎而死。”
“举鼎乃莽夫所为。秦王荡乃一国之君,怎会亲自去举鼎。”燕易后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听到自己弟弟去世的这个消息,她还是难以接受。燕易后虽身在燕国,但也关注秦国,尤其是他们兄弟姊妹之间的事情。她虽是长姐,但没有尽到长姐该有的责任。为了秦国,她被迫远嫁燕国。孟嬴离开秦国的时候。秦王荡尚未出生。对其他的兄弟知之甚少。
孟嬴出嫁几年后,燕易王告诉他,秦惠王得了一个孩子,很是喜爱,给那个孩子取名为荡。这几年,秦王荡的赫赫功业,在诸侯国流传,也传到了燕国,更传到了孟嬴的耳朵里。孟嬴见这个未见面的弟弟,没有辜负父王的期望,振兴秦国。时常也劝燕王职效仿秦王荡。燕易后没想到秦国英气逼人,傲视天下的少年君王,竟然会举鼎而死。
燕王职知道母后很伤心,既然话题已经说破,也该让她知道详情,“秦王荡举的不是鼎,而是举的天下。他不是因鼎而死,是为了天下而死。”
燕易后也觉得王儿的这个说法比较贴切,她也认为秦王荡是为了天下而死,虽死犹荣。燕易后不在悲伤,唇角勾起一抹微笑,“秦国被中原鄙视了数百年。秦王荡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举周室天下。这是嬴姓子孙的个性。秦王荡虽死,但他举九鼎,夺天下的大志,必会被嬴姓子孙继承。母后也为秦王荡感到自豪。”
周室孱弱,早已经朝不保夕。周室是天子,享有共主的虚名。周室虽弱,但诸侯不敢灭之,以免引起天下诸侯共同讨伐。然,秦王荡一个年仅二十出头的少年君王,亲自举鼎,谋取周室的天下。他敢做诸侯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秦国的少年君王,竟敢挑战天下诸侯。秦王荡这份谋略和胆量,天下诸侯不敢比之。
燕王职也在想一个问题,秦王荡不死。秦国将会如何,天下又会如何。
燕王职见母后不在陷入悲伤,也平复心境答道:“秦王荡死后,秦国无主,陷入内乱。秦惠后和芈八子相争,嬴姓宗室和诸公子历经浩劫。孩儿身上也有嬴姓的血脉,所以不想秦国继续乱下去。故而响应赵国的号召,护送公子稷回国,继任王位,匡扶秦国的天下。”
燕易后怒骂道:“芈八子身份低贱,岂能与秦惠后相争。”
燕王职惋惜道:“芈八子不仅争了,还争赢了。赢姓宗室、先王诸公子也都被诛杀。”
“你说什么。芈八子杀了先王诸公子和嬴姓宗室之人。”燕易后闻言,胸膛剧烈起伏,怒道:“我没想到这个女人如此心狠,为了王位,连先王的诸公子都不放过。”
“母后曾告诉职儿,王族的血是冷的。”燕王职道:“嬴姓宗室和先王诸公子拥护秦惠后的政令,以公子壮为王。芈八子要扶持公子芾为王。秦惠后和芈八子就要展开殊死争斗。芈八子获胜,秦国宗室就会历经前所未有的浩劫。”
燕易后留下了几滴眼泪,“父王英明一世,竟然落得子嗣被人屠戮,还是一个卑贱的楚女。父王在天有灵,死不瞑目啊!”
燕王职安慰道:“事情已经发生了,还请母后看开些。”
“芈八子,屠戮先王诸公子,其心恶毒。秦国之事,我们绝对不能置之不理。芈八子想要拥立公子芾为王,我们绝不能让她称心如意。”
燕王职道:“如果在芈八子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