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赵武灵王英雄传 > 第三百章 刺杀孟姚,以乱赵国

第三百章 刺杀孟姚,以乱赵国

    第三百章 刺杀孟姚,以乱赵国 (第2/3页)

败三胡。赵国击败三胡,开拓胡疆之后。赵国下一个要进攻的目标,就是中山国。

    赵国击败三胡的消息,传入灵寿。公子尚夜不能寐,食之无味。

    公子尚见大臣畏惧赵国,没有与赵国抗争的勇气。公子尚一边大骂臣子无能,另一边寻找兴国之策。公子尚心想,中原诸侯是不会支援中山的。三胡,是中山国最后一根稻草,也被赵国击碎。难不成,上天真的要亡中山国。

    忽然,公子尚脑海深处涌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中山国国相司马喜。司马喜虽然善于玩弄权术,但他能力是任何人都不能比的。如果司马喜都不能解救中山国的危难,那么,中山国真的是走到了穷途末日。

    公子尚来到司马喜府邸,让人前去通禀。

    司马子期闻言,惊道:“父亲,他来干什么。”

    司马喜虽深居府邸,闭门不出。但中山国和赵国之间的大事,他还是了然于胸。此番,公子尚前来,必定是为了赵国之事。司马喜权利熏心,但他也明白。赵国灭了中山,他不但什么都没有,还成为了亡国之人。

    无国无家之人,是天下最可怜之人。

    司马子期见父亲没有说话,问道:“父亲,见,还是不见。”

    司马喜沉吟片刻,叹道:“来者是客。这点礼数还是要有的。请他进来。”

    不多时,公子尚踏步而来,行礼道:“司马相请救中山国。”

    司马喜见公子尚快人快语,这点性格比中山王姿要好百倍,问道:“你怎知,我有破赵国之策。”

    公子尚闻言,揣度话语之中的意思,眸色明亮,“因为你是蓝储君之后。”

    司马喜闻言,心情震荡。这几个字,的确令他倍感受用。

    是啊!他不仅是中山国的国相,他还是中山国明臣、贤相司马稠之后。他的父亲,是托孤大臣,辅佐先君,争雄诸侯,攻破燕国。因为战功被封为蓝储君。司马稠的功业,中山国无人能比。

    司马子孙也因为蒙受司马稠的功德,成为中山国显赫的家族。中山衅王曾言:司马子孙,若无叛国。世袭蓝储君爵位,与中山国共享荣华。

    司马喜看着眼前这个少年,这些话,是发自他的真心,并非故意恭维他。司马喜一声苦笑,问道:“公子,外面的人都说司马父子,为了一己之私,卖国求荣。既然如此,我为何要帮你。”

    公子尚眸色不惊,平静地答道:“振兴中山,是每个中山男儿的责任。司马相绝不会让先祖辛辛苦苦打下的疆土,亡于我辈之手。再者,司马相以儒学治国之策,并非是错误的。”

    司马喜冷笑道:“我倡导儒学治国,致使中山国弱。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我的治国之策是错误的。”

    “司马相以儒学治国的初衷,是为了富国强兵,也是为了让中山国靠齐中原诸侯。”公子尚见对方眉宇微动,又道:“我国推崇儒学,是第一个在大争之世,推崇儒学之人。也是第一个向中原学习的异族。天下儒学之士,争相来投。儒学不但可以治学,也可以治国。”

    司马喜没想到自己推崇儒学的初衷,竟然会被眼前之人所认可,淡淡问道:“儒学可以治国,中山国为何国弱。”

    公子尚吸了一口气,沉重道:“我国推崇儒学而国弱,非儒学不行。若非父兄急功近利、忽略根本。我们岂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司马喜问道:“公子为我开脱罪责,不怕天怒人怨。”

    “中山国走到今天,并非司马相之错。”公子尚直言不讳道:“若非父王好大喜功,称王得罪齐国在前,破燕得罪燕国再后。我国外交岂会一塌糊涂,我们又岂会无朋友。”

    “先王看到行王道、破燕,建立万世之功。却没有看到,万世之功的背后,潜藏了巨大隐患。”司马喜舒展了一口气,又道:“我们击齐、破燕,却忽略了赵国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可惜,父王沉寂在丰功伟业之中,不能自拔。否则,我们怎会一败涂地。”公子尚眼神悲愤,“中山国夹在齐、燕、赵三个万乘大国之间。我们若能周旋在大国之间,正确利用三国矛盾。我们何曾不能开疆拓土,攻破燕、赵。”

    皆说中山衅王诸子之中,公子尚贤明、聪慧。司马喜今日听他一番之言,的确如此。

    司马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