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赵武灵王英雄传 > 第三百零三章 我这样的人,岂能葬入王陵

第三百零三章 我这样的人,岂能葬入王陵

    第三百零三章 我这样的人,岂能葬入王陵 (第2/3页)

命运。楚太子失魂落魄,一步又一步往殿外走去,冷笑道:“父王总是自以为是,何曾考虑过我的感受。从我记事起,他说什么,我就做什么。我从来不敢说一个不字。”

    楚王后见孩儿生无可恋的表情,走出殿门。她心里充满百般疼痛。但她也不能左右楚王和朝臣的意见。她能做的就是向大司命祈祷,护佑孩儿平安。

    楚王召楚太子入宫,商议出使齐国为质一事。

    楚太子抬头,问道:“父王,可曾爱过孩儿。”

    楚王没料到孩儿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应答。

    “父王怎会爱孩儿。”楚太子将这句话放在心中,行了一礼,“孩儿愿出使齐国。”

    楚王本以为孩儿会反对出使齐国。然,他却见孩儿一反常态。楚王怎么也没想到,孩儿出使齐国,竟然没有任何异议。楚王既觉得自己孩儿长大了,同时也感觉到自己和孩儿的距离,也疏远了许多,甚至还感受到孩儿那双眼眸散发出浓浓恨意。

    其实,楚太子心中明白,说再多也没什么用,最终他还是要去齐国为质。与其被这些人冷嘲热讽,还不如逆来顺受。此刻,他对楚王不在抱有任何幻想和期望。他的心,已经死了。

    三日后,楚太子跟随屈原等人,以及一百辆战车,出使齐国。众人行出郢都,楚太子命车队停了下来。楚太子站在车上,看了最后一眼,生他、养他的郢都。良久之后,楚太子深沉地闭上双眼,他心想:“此去之后,何时能归。”

    屈原道:“太子,时候不早了,该启程了。”

    楚太子黯然神伤挥了挥手,便再次踏上远去他国为质之路。此去之后,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

    ……

    楚太子入齐为质的消息,传到秦国咸阳。秦国君臣一阵大乱。

    齐、楚决裂,对秦国才有莫大的好处。齐、楚交好,结盟。这对秦国来说,可不是值得称颂的消息。

    秦惠王为了攻伐楚国,离间齐、楚,用张仪欺诈楚国,那可是花费了不少精力。齐、楚交恶,秦国才能肆无忌惮南下攻楚,攻破丹阳,斩杀楚将屈匄等数十大将,以及楚军8.2万,占领汉中郡。

    秦王稷先与楚国结盟,成为昆弟之国。后又迎娶楚女为后。就是为了离间楚、赵和楚、齐之盟,孤立楚国。秦国趁着齐、韩、魏垂沙破楚之际,攻破楚国重丘,攻占上庸,斩杀楚将景缺及数万楚军将士。

    如果齐、楚交好,便不利于秦国。

    秦国君臣没想到楚王为了和齐国结盟,竟然会将太子送去齐国为质。秦国君臣也没有办法拆散齐、楚之盟。秦国君臣面对楚国之举,也是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应对。

    魏冉叹息道:“张仪再世,定会有办法破了齐、楚之盟。”

    秦国老臣也道:“是啊!张仪若在,齐、楚岂能归好。”

    秦王稷虽不知张仪是何许人也,也未曾见过张仪的真实面目。但张仪为秦国立下的汗马功劳,秦王稷曾听人说起过。秦惠王时,文有嬴疾、张仪;武有嬴华、庶长操、司马错、魏章等人。若论何人对秦惠王影响最大,除了嬴疾,便是张仪。

    秦人时常说,秦有嬴疾、张仪,可安天下。

    张仪虽有损母国魏国,有损诸侯国。但他对秦惠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可惜啊!那个时代风云璀璨的人物,也只是昙花一现。

    秦王稷听闻张仪二字,忽然脑海深处想到了一个人。他的叔父嬴疾。

    嬴疾是秦孝公之子,也是秦惠王同父异母的弟弟。秦人称他为智囊。

    嬴疾在秦惠王时,南征北战,数破三晋、攻强楚、击霸齐。他的名声早已经名扬诸侯。

    秦武王时,他位居右相。然,秦武王死后,秦国陷入季君之乱。嬴疾不但没能平叛,反而见兄长子嗣相残。芈八子屠杀嬴姓宗室,他也无能为力。嬴疾眼睁睁看着秦国大好河山,陷入动乱。自己却不能匡扶天下,陷入深深自责。

    秦王稷在燕、赵两国的扶持下,回到秦国继承王位。

    秦王稷继位,秦相的位置,一直悬而未决。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嬴疾的缘故。论军功、论资质、论人脉和威望,何人能及。芈八子等人,虽给嬴疾封了严君的称号,笼络人心。同时又忌惮嬴疾的威望,也不会重用他。

    季君之乱,也让嬴疾看淡了人生。

    嬴疾主动请命为先祖守灵,不过问秦国的政事。芈八子等人闻言,自然欣喜不已,果断答应了嬴疾的请求。嬴疾虽不在朝中,但影响力仍在。

    可怜的一代豪杰英雄,晚年竟会落得如此田地。

    秦王稷来到王陵,遣散身边的将士,前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