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赵君,岂有寡人 (第3/3页)
不知秦王以何人为相。”
“怎么?”秦王眼角滑过一丝不快,“赵君有贤能之人,推荐给寡人。”
秦王说的含蓄,但也透露出赵君插手秦国内政的不快。仇液是聪明人,自然听出话外之音,含笑道:“吾君说了,秦国的事,由秦王做主。吾君想要的就是秦王的诺言…秦赵交好,不起兵戈。”
“寡人离燕归秦,曾许下诺言,绝不会忘。寡人是燕、赵扶持。寡人不做忘恩负义之徒。二十年内,秦、赵绝不相争。”秦王话到深处,长叹一口气。
仇液见了,问道:“秦王为何叹气。”
秦王眼角悲悯道:“寡人是秦王,却做不了秦国的主。”
仇液故作惊讶,问道:“秦王之言,这是何意。”
秦王苦笑道:“寡人继位近六载,年岁已过二十五、六。寡人却不能亲政,主掌秦国大局。寡人颁发政令,也受人掣肘。天下人皆笑寡人是傀儡之君,不及父兄万分之一。没想到此,寡人也是痛心疾首。奈何,不能逆天改命。大使,寡人是不是很懦弱无能。”
仇液被秦王悲悯之语所感,语调同情道:“秦王,王道这条路本来都不好走。”
秦王看着他问道:“大使之言,寡人听不明白。”
仇液回忆往昔,答道:“吾君继位之时,何尝不是秦王这般处境。”
秦王淡淡笑道:“寡人,可比不上赵君万分之一。今,赵君行胡服,推骑射,伐中山,击北胡,尘定北疆,拓地数千里。赵君建立的万世功业,寡人岂能比之。”
“秦王只看见吾君立下的功业。秦王可曾看见吾君孤立无助之时。”仇液叹道:“为君、为王之路,对吾君而言,何尝是一帆风顺。”
秦王惊道:“赵君也会孤立无助?”
仇液点了点头,“先君甍,魏国邀集齐、秦、楚、燕,五国以会葬之盟图谋赵国。吾君当时才十五岁。吾君政令,稍有不慎,就会遭到诸侯攻伐,为赵国带来亡国之险。赵氏的英明,也会毁于一旦。吾君继位,五国图谋,被大国所欺。吾君孤苦无依,秦王是否能体会。”
“寡人听说,赵君年少继位是何等英雄。不惜国家孱弱,竟然对抗五国。赵君破五国会葬之谋,保住其父之英明。赵君少年,名扬诸侯。”秦王眸色向往,“赵君的英明,也令寡人心生向往。寡人若有赵君之能,岂能落得这般困境。”
“秦王所言不错。赵君年少继位,破五国,保住先君英明。赵君也名扬诸侯,成为少年英雄。”仇液话语一转,语调哀伤,“赵君背后的心酸、苦楚,又有何人能知。赵君继位十五岁,面对先君离世,五国图谋。赵君孤立无助之感,岂能用言语道尽。”
秦王沉吟片刻,也道:“寡人父兄继位,年岁不足二十。父王继位,诛杀乱臣公孙鞅,兵发魏国,收河西。出函谷,以争天下。王兄继位,破五国,平巴蜀,荡义渠,驱张仪。想起父兄之功业,何其壮哉。在看寡人,又是何其悲凉。”
仇液见秦王之言,发出肺腑,劝慰道:“秦王年少,远离秦国,也疏远秦国权力中心。秦王想要实现父兄之功业,还需时日。”
秦王问道:“寡人继位已快六载,还需等待多少时日,方能建立父兄之功业。”
“帝王之道是门很深地学问。”仇液压低声音道:“秦王未羽翼丰满之时,切记忍耐。”
秦王闻言,心中所动。仇液这句话,让他想到了燕王、燕易后、赵使。羽翼未丰满之时,他要做的就是隐忍。
“好吧!寡人暂且忍耐。寡人希望,那日不会太远。”秦王眸色涌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若非赵君,岂有寡人。寡人也会效仿赵君,建立万世功业,成为天下诸侯向往的英主、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