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孟尝君号召天下诸侯攻秦 (第2/3页)
齐人的名字。”
“出关之人,察看了王上放行的国书。他们确定无疑,方才放行。他们放出去的是一队商旅,文书上并没有田文的名字。”
秦王闻言,抱有一丝希望,“齐人归国,函谷关是必经之路。难不成齐人没有东出函谷,还在秦国境内。”
寿烛道:“齐人归国,东出函谷是一条路。其次,齐人也可以南下武关,绕道楚国。亦或者齐人从河西,渡大河去赵国,经赵归齐。”
秦王忙道:“还不赶快分两路人马,去捉拿齐人归来。”
庶长奂道:“王上,齐人已经出关。”
秦王问道:“你为何如此肯定。”
“臣率军连夜追赶至魏、秦边境。曾和一队人马交战。”庶长奂道:“臣从那些人口中得知,齐人正是以商人的名义出关。齐人还说…”
秦王怒道:“齐人说了什么。”
庶长奂道:“举兵伐秦,一雪前耻。”
“寡人妇人之仁,放了齐人,为秦国引来大祸。”
一人急色来报道:“王上,不好了。齐人送给王上的狐白裘不见了。”
秦王喝问道:“寡人将狐白裘放在府库,怎会凭空不见。”
“臣责问了守卫府库的将士。他们在前夜听见狗吠之音。”
“宫中,怎会有狗吠之音。”
寿烛问道:“靖郭君为何要冒风险,盗窃狐白裘。靖郭君之举是为了什么。难不成靖郭君是舍不得狐白裘,还是想用狐白裘行贿赂。”
秦王闻言,冷静下来想了想。昨日夜饮,燕姬替齐人说话。想必是齐人盗窃狐白裘,是为了讨好燕姬。燕姬得了齐人好处,故而帮他说话。秦王吸了一口气,冷声道:“寡人总算明白了。”
寿烛问道:“王上明白了什么。”
秦王若是将此事说出来,不仅对燕姬不利,还会影响到自己的威严。这件事,秦王无论如何也不能公开说出来,“齐人先以狗盗之徒盗取狐白裘;又以鸡鸣之徒,骗开函谷关;再用能人,模仿寡人的字迹,骗过了函谷关守将。”
寿烛道:“王上之言,不无道理。”
秦王感叹道:“齐人身边汇聚各种各样的人才,不乏鸡鸣狗盗之徒。今日之事,足以证明,齐人当真了得。寡人总算相信,齐人是大才之人。秦国没人比得过他。”
庶长奂问道:“齐人是大才之人,为何不为王上排忧解难。齐人为何不在秦国施展才华,让天下人知。”
“齐人是怎么想的,寡人不能得知。但齐人有意在寡人面前隐藏不漏,这是为何。”秦王脸色惨白道:“齐人之举,莫非是为了攻伐秦国。”
庶长奂见秦王脸色惨白,问道:“齐人有胆来攻我国?”
“齐人入秦,身居高位,无为而治,甚至是装傻充楞。就是为了刺探秦国的秘密。齐人以欺诈之术,进献寡人。他们的目的就是想寡人扣押楚王,导致秦、楚交恶。寡人扣押楚王,便会失信诸侯,也会令天下人群起激愤。”秦王越想越害怕,涔涔汗水直下,“齐人归国,必会祸乱秦国。不好,寡人上了齐人的当。”
寿烛道:“王上休要慌乱,事情还没有坏到那一步。齐国攻秦,就要借道三晋。三晋岂会借道给齐国。纵使三晋借道,齐国提兵远征,秦国何惧。”
“不错。”秦王拾起心中的慌乱,镇定道:“寡人东伐韩、魏,三败楚国。寡人也想知道,究竟是齐国强,还是秦国更强。齐人东来,秦国何惧。”
……
中原诸侯,传闻秦国是虎狼之国,有去无回。
齐人听闻靖郭君去了虎狼之国,还能平安归来,都倍感好奇。齐人皆想一睹靖郭君的风采,也想知道靖郭君在秦国这段时间里经历了什么。
秦国是怎样的国家,对于齐人来说十分陌生。齐宣王时,秦人借道韩、魏挑衅齐国。桑丘一战,齐国重创秦人,保住了齐国东方第一强国的地位。
齐宣王趁着燕国大乱,起五都之兵及北地之众,不足六十日吞并燕国。齐国的声望,达到鼎盛。秦国见齐国精锐尽在燕地,联合韩、魏,向东讨伐齐国。濮水一战,齐国落得大败。齐人咒骂秦人行事卑鄙,也想着有一日攻秦雪耻,捍卫齐人的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