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无傲骨,岂能亡秦雪耻 (第2/3页)
臣,叱责道:“左司徒,你怎么仗剑胁迫王上。”
“楚国,终将毁于庶子之手啊!”屈原也不解释缘由,悲悯大呼道:“楚国,我拿什么拯救你。”
“来人。”子兰见有人被屈原神情所感,局势有些失控,“立刻将屈原贬出郢都,发配江南。”
几名忠义的大臣,齐声道:“左司徒为国为民,怎能落得如此下场。”
又有几人,站出来为屈原说话,谴责楚王昏庸,任用奸佞,不听忠言。
子兰怒喝道:“你们想造反不成。来人,将犯上作乱者,给我拿下。”
一大队甲衣之士,跑了进来。
“住手。”屈原制止道: “王上发配我去江南,屈原领命就是。岂能殃及他人。”
子兰见屈原认罪,耀武扬威道:“来人,将屈原逐出郢都。”
“不必了,我自己走。”屈原声音不大,不知怎的,自有威严。甲衣之士竟被镇住,不敢上前。子兰刚要开口,便被屈原怒目的眼神顶了回去。屈原看了一眼王座,匍匐一拜,泪落不已。他不是为自己而落泪,他是为了楚国的命运。此刻,他神已伤,心已死,心中一片悲凉。
群臣见状,唏嘘不已。
王上和子兰等人,如此薄待功臣,其心昭然若揭。显然,楚王反对伐秦雪耻,迎回先王。楚王连自己父王都敢舍弃,区区屈原又算得什么。诸臣虽同情屈原的遭遇,但又不敢得罪楚王和子兰等人,只能躬身行礼,送屈原离开。
屈原被贬出郢都的消息,不胫而走。郢都大街小巷百姓前来送行。
若非昭雎、屈原等人,力挽狂澜,安邦定国。郢都定是一片火海,血流成后。百姓感激屈原等人为国之举,也为屈原打抱不平。顿足号呼,悲痛不止。
屈原被逐出郢都,发配江南等荒野之地,过着长期漂泊愁苦的生活。终他一生,再也没有回到郢都。二十年后,秦将白起破郢都,楚之王陵被踏。屈原为了唤起楚人为国而战之心,汨罗江千古一跳,为后人传颂。屈原的精神被宋玉、黄歇继承,楚国也曾有短暂复兴。屈原死后五十年,楚亡于秦。
……
自从老楚王被囚禁咸阳。楚国国内,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其中昭雎和屈原等人强硬主战,压倒主和。然,秦王以‘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出兵攻秦。秦、楚开战,秦胜楚败。秦国不仅斩首楚人数万,占领十五城,楚将昭雎战死。楚国惨败,还加剧了楚国朝政的动荡。主战之人,遭到了沉重地打压。尤其是屈原等人,还被楚王发配江南。
楚国主和派,再次抬头。
秦王得知这些消息,狂喜不已,感叹道:“楚不亡,天理难容啊!”
秦臣皆歌颂秦王之贤能。秦王大喜,来到章台宫。他要把这些消息告诉老楚王,他很想看见老楚王得知这些消息,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
章台宫门被人打开,老楚王见来者是秦王,轻声道:“寡人和你没什么说的,你走吧!寡人不想见到你。”
秦王一边走了进来,一边冷声说道:“你不想见寡人。寡人却想见你。”
楚王冷哼一声道:“你不是想见寡人。你是想要楚国的疆土。”
秦王大笑道:“知我心者,汝也。”
楚王轻哼一声道:“寡人劝你趁早死心。寡人是不会割半寸山河给卑鄙无耻的秦国。”
秦王笑容僵硬,志得意满道:“你若不给,寡人自取之。”
楚王见状,轻蔑道:“秦国除了用卑鄙无耻的手段,还会什么。秦国有本事就堂堂正正与楚国一争高下。楚国何惧秦国?”
“寡人承认,楚国是个强劲地对手。秦国也惹不起楚国。论实力和综合国力,秦国比不上楚国。”秦王稷话锋一转,“几年前,秦惧楚国。现在,秦何惧楚。”
“你若不惧楚,为何用肮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