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世之君?祸乱之君 (第2/3页)
用,中等供臣民饮用,下等赵酒远销诸侯。”
“靖郭君也曾说赵酒分为三等。不曾想到,秦王是爱饮赵酒之人,也知道这些事。”公子芾又道:“我从齐国归来,曾跟随靖郭君去赵国邯郸。坐在邯郸饮酒,指点江山,此乃人生一大快事。”
“我在燕国为质,被赵君送回秦国。我曾在赵国徒留几日,喝了几次赵酒。”秦王不知不觉想起了燕王、燕易后、赵君,还有赵固、乐毅等护送使者。秦王想起燕王和赵君相助之恩,心里涌出一股暖意。若非赵君扶持他归国继位。此刻,他还在燕国为质,终身不能归秦。
“可惜啊!王兄戒酒了。”公子芾晃了晃手中的美酒,叹道:“王兄也不能分辨出,此酒是上等,中等,还是下等。”
秦王从几年前的回忆之中,清醒过来,伸手道:“为了你,我宁可破戒。”
公子芾见状,又将酒囊递了过去。
秦王接过酒囊,拧开用木头制作的瓶塞,仰着脖子大喝了一口,递给公子芾,高呼道:“痛快。”
公子芾问道:“此酒如何。”
秦王品味少许,赞不绝口,“上等赵酒。”
公子芾接过酒囊,也没急着喝,问道:“王兄就不怕我在酒中下毒。”
“你喊我王兄,岂会在酒中投毒。”秦王纵声大笑,“难得与你再一起饮酒,还是上等赵酒。纵使酒中有毒,我也非饮不可。”
公子芾见秦王对他毫无戒备之心,也不答话,淡淡一笑,扬起脖子大口喝酒。
夜色下,两人纵情饮酒,欢笑不断。似乎,他们又回到了年少时光。
秦王借着酒意,问道:“你想要王位,拿去便是。”
公子芾也借着酒劲答道:“我要当秦王,早就当了。”
“寡人不明白。”秦王问道:“母后和诸臣拥立你当秦王。你为何要将王位拱手相让。”
“我不能成为秦王,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为了秦国?”
“为了秦国?”
“赵君扶持你,是为了干涉秦国内政。不达目的,赵君岂会善罢甘休。”
“秦国不惧齐、楚,怎会忌惮赵国。”
“母后拥护我为王,秦国只能和燕、赵开战。”
“打就打,秦国何惧。”
“季君之乱,秦国乱了三年。这场浩劫,秦国国力大损。秦国动乱未定,强敌寇边,根本就不能迎战诸侯。楚、赵两国,一南一北,威胁秦国。韩、魏对我国也虎视眈眈。为了王位,秦国被诸侯所灭。我就成了秦国千古罪人。”
“母亲是聪明人,因为无法承受诸侯压力,才被迫立我为王。”秦王将这句话放在心里,又问道:“第二个原因是什么。”
“因为你。”
“寡人,听不明白。”
“因为你是我大哥。”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荡哥哥壮志未酬,英年早逝,又无子嗣。诸位兄弟,为了争夺王位,不惜手足相残。”公子芾打了一个酒嗝,又道:“惠后拥护公子壮,母亲选择拥护我。惠后、武后势大,母亲不敌。找了义渠人帮忙。”
“惠后是我们口口声声,从小喊到大的母后。母亲勾结义渠人,诛杀惠后及反对她的嬴姓宗室,赶走武后。母亲的手段太过残忍。”
公子芾眸色悲悯,“身在君王家,会有很多无奈。母亲选择争位,也是为了我们。我们争位失败,惠后也会诛杀我们。”
“我在赵君的支持下,夺走你的王位。”秦王问道:“你一定很恨我。”
“我并不恨你。王位是冰冷的,坐久了,人心也会变。”公子芾神情轻松道:“你在燕国为质,母亲没有更好的选择,才拥护我为王,与惠后相争。我不愿继位,是不想同室操戈的悲剧,在我们三兄弟之间重演。”
“我们三兄弟,母亲最喜欢你,也最看重你。”
“母亲最看重的人是你。”
“母亲在我小时候的映象之中,除了严厉,便无其他。”
“你是长子,是母亲的希望,所以母亲对你更严厉百倍。”公子芾又道:“母亲是楚人,位居秦国,无依无靠,身份是八子,地位低下。你就是母亲改变命运的方式。母亲心里是爱你的。”
“爱我?”秦王冷笑道:“这是多么讽刺的两个字。母亲爱我,怎会忍心送我去燕国为质。”
“燕国苦寒,谁都不愿去。父王为了结盟燕国,制衡齐国。父王将你送去燕国,母亲人微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