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为大秦而战 (第3/3页)
。寡人愿为大秦而战,也不能辱没先祖的威名。”
公子芾振臂高呼道:“为大秦而战。”
重臣也是群起激愤道:“为大秦而战。”
芈八子遣退其他大臣,留下魏冉、芈戎、向寿等心腹之人。秦王虽不知母后用意何为,也不说话。
芈八子见大殿内没有其他人,问道:“魏冉,此战,情况有多糟糕。你说说,让我心里有个底。”
魏冉刚才有所隐瞒,现在据实以答道:“轻者,函谷关破,割地求和;重者,国破家亡。”
“国破家亡?”芈八子问道:“秦国真的走到这一步。”
芈戎忙道:“姐姐、魏兄,情况真的坏到这一步。”
芈八子点了点头道:“我相信魏冉的判断。”
“纵使联军声势浩大,又有齐国能征善战的宿将匡章。我们占据函谷关天险。进可攻,退可守。”公子芾问道:“魏冉舅舅的判断是否有误。”
“并非我危言耸听,情况比我们想象之中还要糟糕。”魏冉惨然道:“我们囚禁楚王,失信诸侯;截杀孟尝君,得罪齐国。我们趁着韩、魏主力在伐楚,出函谷伐韩魏,占领了韩魏的疆土。韩魏从来没有把我们当朋友,一直想着复仇。齐国以匡扶正道,诛灭暴秦为口号,韩魏积极响应。我们得罪四国,同时与四国开战,可曾有胜算。”
“秦对齐、楚已然不是对手。再加上韩魏,我国更没有胜算。纵使我们守住了函谷关,岂能守住武关。”芈八子吸了口气,缓慢道:“秦无名将,岂能与四国对战。”
“若非寡人意气用事。”秦王内疚道:“秦国也不会…”
“王兄,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公子芾安慰道:“我们应该想办法破了诸侯合纵。”
芈八子深深吸了一口气,叹道:“张仪若在,定能破了诸侯合纵。”
向寿插话道:“难道就没有机会破了诸侯之盟。”
“国无名将,岂能应对三国之谋。”魏冉叹道:“赵、楚两国也合纵诸侯攻我,秦国局势危矣。”
秦王道:“第二次中原大战之后,我国和赵国缔结和平,十几年不起兵戈。赵国会趁火打劫,攻灭我国。”
“秦王,送你一句话。”芈八子见秦王对赵君还有幻想,冷声道:“诸侯相交,重在利益。诸侯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今,天下诸侯都被秦国得罪了。赵君不加入诸侯,就会得罪天下诸侯。赵国岂会为了秦国,得罪天下诸侯。”
“赵君是个不容易揣度之人。”魏冉也拿捏不准,“赵国不攻我,我国尚有机会与诸侯一战。若赵国合纵诸侯,我国危矣。”
芈戎道:“魏兄是否多虑了。纵使赵国攻我,我国何惧。”
公子芾也道:“赵君虽是不世之君,纵使加入诸侯攻我,我们也可一战。”
向寿道:“先王能够以一国之力对战楚、韩、魏、赵、燕,我们也可对战齐、楚、赵。韩、魏。”
魏冉神色难看道:“今时不同往日。赵国占领河套,对我国造成压顶之势。齐、韩、魏三国正面攻打函谷关,楚国兵出武关,赵国从北面南下,西戎趁火打劫。我们陷入四面作战,局势危矣。”
芈八子问道:“如何才能解了此次亡国危机。”
魏冉想了想答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要解国难,我们派出使者,结盟赵、燕、宋,攻伐中原诸侯。齐国有赵、燕、宋牵制,必有后忧。”
芈戎问道:“我们向燕、赵求助。燕、赵岂会为了秦国,得罪中原诸侯。”
公子芾也道:“赵国志在灭中山,开拓胡疆,岂会救我。”
向寿道:“赵国不救我国,秦国亡矣。”
“齐、韩、魏三国灭了秦国。齐国下一步,便是攻伐赵国。赵国也不会任由齐国一家独大,威胁到自己的利益。”魏冉正色道:“赵不救秦,合纵诸侯伐秦,秦必亡。不管几率,有多大,我们也要试一试。”
“魏冉说得不错。”芈八子沉吟片刻,又道:“我们要争取赵国,制衡齐国。纵使赵国不愿制衡齐国,也不能让赵国加入诸侯伐秦。与赵结盟的机会无论有多大,我们都要试一试。不试一点机会都没有,试一下,还有一线生机。”
秦王问道:“我们以何名义与赵结盟。”
“以邀请楼缓入秦为相。”芈八子厉声道:“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要准备好为大秦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