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赵武灵王英雄传 > 第三百五十七章 赵主父咸阳议政天下(下)

第三百五十七章 赵主父咸阳议政天下(下)

    第三百五十七章 赵主父咸阳议政天下(下) (第1/3页)

    赵主父端起酒樽,不答,反问道:“诸位觉得,结束乱世,安定天下的诸侯,会是出自哪国。”

    “天下诸侯,强国有七。齐、楚、燕、赵、韩、魏、秦,都是万乘之国。若论一统天下,有实力者唯有魏、齐、秦、楚、赵,五国最有资格。”高陵君琢磨少许,又道:“齐国实力最强,又是天下诸侯之中最富。齐威王、齐宣王,两代雄主,皆争霸中原,诸侯莫敢争锋。能够一统天下,定当是齐国莫属。”

    赵主父举樽对着高陵君,淡淡答道:“齐威王、齐宣王,的确英雄了得。但,齐国成为东方霸主足矣,想要一统天下是不可能的。”

    高陵君举樽回迎,问道:“齐国为何不能一统天下。”

    “齐国之地,背靠大海,北临燕,东有赵、魏,南有楚。”赵主父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又道:“齐国不能一统天下,原因有三。”

    魏冉问道:“请问是那个三个原因。”

    赵主父答道:“第一,地理所限制。齐国想要统一天下,开拓疆土。齐国有三个方向选择。第一个往北攻燕,第二个西攻三晋,第三个南下攻楚。”

    魏冉道:“不错。齐国东面靠大海,只能往这三个方向发展。”

    赵主父又道:“齐国选择向北发展,齐宣王也起五都之兵及北地之众,不足六十日攻破燕国蓟城。可惜,赵主父插手,扶持公子职为燕王。诸侯又在濮水败齐,齐国燕地得而复失。齐国选择北进,那是不可能的。齐国选择东进,又有三晋阻拦。选择南下,又有庞大的楚国。”

    “不错。齐国向北、向西、向南发展的确不易。”高陵君问道:“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

    “齐国排外,也不重视人才。”赵主父端起酒樽,又道:“齐国虽强,但主上好大喜功,人才流失严重。齐威王虽两败魏国,奠定东边第一强国的地位。兵家孙膑、名将田忌,不受重用,却被排挤,流落在外。齐宣王虽西伐三晋,南攻楚国,北灭燕,败秦,打遍诸国各国。但齐国伐燕不成,必会遭到燕人反击。”

    秦王笑道:“燕国是弱国弱旅,齐国是强国劲旅。燕国讨伐齐国,简直是痴人说梦。”

    “燕王职继位,励精图治,高筑黄金台招贤,休养生息,足以见得燕王拥有雄心壮志。他日若有机会,燕王岂会不报亡国之耻。”赵主父对着秦王笑着问道:“武王伐纣,还不是以弱旅之师,取得胜利。齐国虽强,但也有弱的时候。燕国虽弱,也会有强大的时候。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魏冉点了点头又问道:“齐国不能一统天下第三个原因,又是什么。”

    赵主父笑道:“齐国安于享乐,有王霸之心,却无兼并天下之志。”

    高陵君道:“靖郭君贤明传遍诸侯,素有大志。难道他没有兼并天下之心。”

    赵主父笑道:“齐相靖郭君田文,善于谋己,不善为国谋。”

    高陵君问道:“为何。”

    赵主父道:“齐、秦相隔千里。齐相号召诸侯伐秦,大军赶赴函谷关要走多少时日。纵使攻破了秦国,齐国能得到什么好处。我是齐相就应该想着如何向北、向西、向南发展。眼下,齐国就有一个走出困境的方法。”

    芈戎问道:“什么方法。”

    赵主父道:“楚国一蹶不振,国势大衰。齐国应该看准时机,南下伐楚,开疆拓土,而不是西进远征秦国。靖郭君伐秦是为了私怨,岂能带领齐国走向强盛。”

    芈戎问道:“纵使孙膑、田忌之辈,流落他国。齐国也没有因为他们的离开而弱,被诸侯所欺。齐宣王伐燕,不足六十日而破。足以见齐国之强。齐国虽败诸侯于濮水,燕国得而复失。但齐国南下讨伐楚国,大获全胜。齐国为何不能一统天下。”

    “齐国,无论是北上亡燕,还是南下攻楚,或者西进攻打三晋。齐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赵主父面向众人,又道:“齐国之举,是为了平衡诸侯势力,成为东方第一强国,是为了维持齐国强国的地位。齐国明知北上伐燕无果、西攻三晋无望,就该南下灭越,与楚国争天下。齐国不亡越,壮大疆土,越国却被楚国所灭。如今的齐国,疆土所限,既不能北上,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