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阳 (第3/3页)
肥义答道:“不,还有第二条。”
众人皆惊,问道:“第二条在哪里。”
“从这里而入。”肥义指着堪舆图上的城隘,续道:“我们占据九原、云中、雁门和河西北地郡,我们从北南下,长驱直入。”
鹖冠子接话道:“不错。我们攻击林胡,击败三胡,得了大河南北两岸疆土。我们伐秦,不用从函谷而入,可以选择从北往南。”
李兑琢磨少许,答道:“这片疆土,道路崎岖难行,还有大漠。这里是义渠人活动范围。我们抵达此处,便要和义渠人交战。秦国和义渠人打了数百年,都没能分出胜负。我们与义渠人打得两败俱伤,如何伐秦。”
田不礼也道:“上郡和河西郡,也是秦国阻挡我们南下之路。秦国必会在此地,设下重重关隘,阻挡我们南下。我们从河西北地郡南下伐秦,也会困难重重。再加上此地,山高林密,道路狭窄难行,也不利于大军南下。”
“诸位难道忘了,我们军制是什么。”鹖冠子问道:“如果是用中原车战,此计自然不行。但我们推行胡服骑射,锤炼了数万铁骑。我们只需备好少量的干粮,也不用准备大量的军姿和粮草。我们率领铁骑南下,长驱直入,又会如何。”
“以铁骑伐秦?这是个不错的计策。”田不礼想了想,问道:“铁骑擅长野战,不善攻坚。我们如何攻破上郡、河西的秦军。难不成我们率领大军,穿越沙漠,与义渠人开战。借道义渠,灭秦不成。”
李兑答道:“义渠是草原上的雄鹰,他们自然不会借道给我们。我们击败义渠,但也攻不破秦国在义渠边境上设置的关隘,此计虽好,难能成功。”
“此计可行。”肥义指着几处关键地关隘道:“你们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齐、韩、魏三国攻打函谷关。秦国注意力也会被吸引到这场战事之中。为了迎战诸侯,秦国北疆和上郡、河西郡大量秦军便会赶赴函谷作战。此地,防守必定薄弱。”
鹖冠子接过话道:“此地薄弱,如何抵挡住我数万铁骑之威。秦国也想不到我国会以铁骑,出奇制胜,直插秦国咸阳。”
赵雍击掌笑道:“诸位的论证着实精彩。孤,也是这样想的。”
司马望族拿出伐秦之策,递给赵主父。
赵主父笑道:“这是孤伐秦之策,你们看看,这个作战计划如何。”
赵主父将伐秦之策,展开在案几之上。
众人闻言都围了过来,俯身观看。只见那张羊皮地图上绘画者山川、地貌、河流和沟谷,还有秦、赵两国重要的关隘。九原、云中、雁门、河西北地,四把利剑,直插秦国咸阳。
赵主父看着地图,正色道:“孤,决定率领所有铁骑大举南下,又联合晋阳郡、河西北地两郡军力,攻伐秦国上郡、河西郡。攻破秦国上郡、河西,绕道函谷,赵国铁骑直取咸阳。”
面对赵主父以云中、雁门、九原为根基的伐秦之策,众人在堪舆图上,不断推演,预估会出现的意外情况。甚至会发生的天气和水文,还有诸多因素都考虑进去。经过众人五日的商议,总算制定出了一套完美无缺的伐秦之策。
赵主父见伐秦可行,大笑道:“秦可破,亦可灭。”
众人恭贺道:“恭喜主父。”
肥义问道:“主父,我们是否立即实行伐秦之策。”
赵主父问道:“齐、韩、魏三国联军抵达何处。”
肥义答道:“据斥候来报,齐、韩、魏三国联军,抵达新郑。”
“新郑距离函谷还有数百里。联军行进缓慢,抵达函谷,还要一些时日。”赵雍停顿少许,又道:“伐秦之策,暂时停止。我们要等到诸侯伐秦,双方两败俱伤之后,我们再出奇兵,直取咸阳。”
田不礼问道:“赵主父,我们是否该准备伐秦,直取咸阳的相关流程。”
“伐秦之前,我们要消除隐患。”赵主父注视着堪舆图北疆良久,又道:“楼烦人被我们击败后,部众北行深入大漠、草原,我们率铁骑伐秦。楼烦人南下,不仅伐秦无果,我们北疆之地,也会得而复失。”
肥义问道:“赵主父的意思是先消除北疆隐患,深入大漠、草原,寻找楼烦人的踪迹。”
楼烦人北遁沙漠、深入草原,这也是赵国不安定地因素。再说了,北疆广袤,还很有很多等待他们去发掘和探险。也许,北疆除了楼烦人,还有比楼烦人更善战地部族存在,也是未知数。赵主父伐秦之时,决不能让任何人威胁到赵国边疆的安全。
“楼烦人,一日不除。北疆隐患,一日不得安宁。”赵主父注视着赵国新开拓地北疆三郡,厉声道:“先定北疆,再取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