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三次中原大战 (第1/3页)
战国时,中原发生了三次大战。
第一次中原大战是魏惠王时期。
魏惠王出生在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他是魏国第三代国君,也是魏国第一代王,也是中原诸侯第一个称王的男人。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甍逝。魏惠王继位之初,被韩、赵两国干涉。魏国险些陷入处于东西分裂的局面。魏惠王继位后,选贤任能,量才而用。利用魏文侯、魏武侯两代人留下的大好局面,国中又有公叔痤、惠施、白圭、庞涓等文臣名将辅佐,国力强盛。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以庞涓为将,领军攻伐赵国韩国。
魏、赵之战,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中原大战。这次中原大战,赵国向诸侯求助,齐、秦、韩、楚四国出兵救赵。魏国以一国之力,对战齐、秦、韩、楚、赵五国。魏国深陷四战之地,四面同时向诸侯开战。齐国在桂陵击败魏武卒,齐将田忌、军师孙膑名声大振,齐国一战成名,成为东方强国。赵国邯郸失而复得,赵成侯郁郁而终。韩、楚在南阳之地,战败魏国,谋取魏国部分疆土。秦国也在河西之地,对魏国发动猛攻。
最终,齐国崛起,楚国复苏,秦国渐强,赵国衰弱,魏国首霸的局面被诸侯打破。
第二次中原大战发生在秦惠王时期。
秦惠王出生在公元前350年---公元前311年。他是秦国第一代王,也是中原诸侯第三个称王的男人。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嬴渠梁甍。秦惠王继位,腰斩罪臣公孙鞅,随后任用公孙衍、张仪、赢疾、司马错等文臣名将。秦国收河西,横扫义渠,东出函谷,击三晋,借道韩魏,挑战齐国。随着司马错攻破巴、蜀,秦、楚之间的矛盾尖锐。
秦惠王为了将秦国本土和巴、蜀、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